-
话语权之争 眼力与仪器暗战
-
作者:
龙灿
来源:
看天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文艺家
彩塑
中国工艺美术
传承
协会会员
责任
艺术设计学院
文物保护单位
-
描述:
文物鉴定水很深很浑 民间收藏家廖茂林的身后,数百件瓷器摆放在展示台上。但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瓷器藏在仓库里,很少有展示的机会。 “4万多件,耗了我几个亿。”作为成功的企业家,廖茂林数十年打拼积累下的亿万身家,最后都变成一堆传说中的无价之宝。作为四川最大的民间收藏家之一,他对那些有着专家头衔的人,有着本能的抗拒。 “包括那些故宫的专家们,他们的知识来自书本上,市场实战经验不多,不识货。他们把真的说成是假的,把假的说成是真的。比如,我的元青花,专家说是假的,但我自己知道是真的。”廖茂林不屑地说。 尽管从心底鄙视这些专家们,但廖茂林必须让这些专家们“掌眼”,低声下气地将他们请过来,出场费一天一万,甚至更高,国内的泰斗开价15万一天。 他不得不向这些专家们低头——没有这些专家的认可,这些古瓷器进不了拍卖行的门。没有拍卖就没有身价,而这些兼职于各大拍卖行的专家们就是拍卖市场的门槛。 在铺天盖地的赝品煎熬中,传统权威们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民间藏家转而求助仪器,但除科学鉴定技术发展缓慢之外,高昂的成本和人为因素同样困扰着他们。 专家跑不过造假 “这个领域水太深,也太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