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翠叶丹苞斗晚霞 2015年沈阳故宫博物院藏花鸟画艺术展(下)
作者: 杜恒伟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卉图   没骨法   松鹤图轴   吴昌硕   金农梅花图   沈阳故宫   凤朝阳   绢本设色   任颐   任薰  
描述: 15.沈铨丹凤朝阳图轴1758年(清乾隆二十三年)绢本设色立轴纵305厘米,横169厘米绘一母、一子双凤立于秀石,凤冠红艳,通身绚烂,肢体修长,翎羽刻画极其细腻生动;双禽身后生长着牡丹和文竹,遥远的天空映衬着辉煌亮丽的朝霞;图左为一棵枝叶繁盛的高大梧桐,树后是碧绿的翠竹;双凤脚下为凸凹玲珑的秀石,石下为浪花朵朵的涓涓溪流。全
浅谈“兼工带写”在任颐花鸟画中的艺术特色
作者: 霍晨洋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净淡雅   兼工带写   任颐   雅俗共赏  
描述: “兼工带写”是中国画技法之一,即工笔和写意相结合。前者用笔严谨细微,后者笔意奔放淋漓,两者同时并举在任颐的绘画作品中别具一格。文章将从任颐绘画的形成背景、原因及笔墨技法等方面对其“兼工带写”艺术进行分析和探究,总结技法的精妙之处,并在今后的绘画当中得以运用。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晚清沙馥的工笔花卉扇画
作者: 冯德宏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闲   海上画派   工笔花鸟   逸笔草草   任熊   吴昌硕   胡公寿   蒲华   花鸟画创作   任颐  
描述: 清晚期的海上画坛花鸟画创作,写意花鸟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若张熊、王礼、胡公寿、周闲、蒲华、"三任"及稍后的吴昌硕等,均逸笔草草,不事雕凿。而"三任"之小写意工笔花卉,别树一帜,堪称神品。吴中沙馥工笔花卉扇作亦甚为罕见,工笔精雅之余,略带写意,与"三任"有相通处而更趋清秀精妙。这些均反映出这个时期的海上画坛已逐渐融合江、浙、皖原有各家风格,初现流派缤纷、风格各异而又相互交融的海纳百川的盛景。
杨仁恺先生论古代书画(浙江篇)(下)
作者: 那荣利   戴立强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书画   见其   吴昌硕   诸科   波臣   冬十月   任颐   线描   茅坤   杨仁恺  
描述: 64.任颐《凭栏赏荷图轴》(纸,色)浙4-200壬申(同治十一年,1872年,33岁)冬十月于海上。代表作。极精!惜不知肖像为谁。任颐作画,兼擅诸科,基本功特深。平时所见诸作,多应酬之品,不可据为评定其技巧之依据。此公尤擅肖像画,为吴昌硕所绘数帧,惟妙惟肖,堪称高手,不亚于清初之曾波臣(鲸)。今又见其《凭栏赏荷图》,肖像画全身,工笔双钩写荷塘栏杆,全幅气韵浑为一体,神情如生。线描刚劲而流畅,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