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1066 条
-
独辟蹊径 华贵典雅——王鹏举和他的丝绒国画
-
作者:
庆忠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
国画创作
艺术爱好者
20世纪
艰苦探索
中国画
丝绒
工艺美术
新途径
美术创新
-
描述:
王鹏举,工艺美术家,1948年生,北京人。 20世纪80年代初,格调低俗、题材单一,颜料易结块脱落的深色丝绒油画泛滥于市。王鹏举反其道而行之,经悉心研究和艰苦探索,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终于成功地开拓
-
网纹甜瓜新品种“蜜玲珑”的选育
-
作者:
陈幼源
陈绯翔
朱根娣
来源:
上海农业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蜜玲珑
网纹甜瓜
一代杂种
选育
-
描述:
"蜜玲珑"的父本是从国外引进的果实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90152,母本90158是由一个杂交品种系统选育出的材料9333与抗病性极强的育种材料3-24杂交,经过6代自交选育而得."蜜玲珑"抗逆性强
-
比华利拆违势在必行
-
作者:
朱琦
来源:
上海人大月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业管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上海
违法建筑
人大监督
城市规划
比华利花园
-
描述:
看,那些雕塑也属于违法搭建。顺着一位随行人员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幢别墅的屋顶上竖着五、六个西式雕塑,乍看上去十分摩登漂亮,但却透着一种不和谐的孤独感,安全隐患也时时存在。其实,这还只是违章建筑中的小巫。4月8日,记者跟随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来到地处松江区新桥镇新闵园区的绿洲比华利花园,视察那里的违法搭建情况,结果让人触目惊心。
-
佳品来到 不亦乐乎:记张永珍女士捐赠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
-
作者:
汪庆正
来源:
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雍正帝
最高记录
清代瓷器
上海博物馆
捐赠
橄榄
拍卖行
粉彩
中国瓷器
着色剂
-
描述:
2002年5月7日香港张永珍女士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以4150万港币拍得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创下了有史以来清代瓷器拍卖的最高记录。2003年4月,上海博物馆以450万美元自美国购还《淳化阁帖》最善本后,我
-
张永珍:带着厚爱和关怀的使者
-
作者:
郑重
来源:
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牙塔
捐献
香港
收藏
拍卖
清代瓷器
上海博物馆
厚爱
考古学
粉彩
-
描述:
没有料想到,一年之后,她即把这个创清代瓷器最高价位、在全世界收藏的瓷器中又是独一无二的珍品,捐献给了上海博物馆。她极为自慰地说:我把最漂亮的女儿嫁出去了,找对了婆家,我放心了。
-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再次来沪展出
-
作者:
李柏华
来源:
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省
彩绘
青州市
中国古代
上海博物馆
山东青州
雕塑馆
陈列内容
佛教造像
青州龙兴寺
-
描述:
上海博物馆为充实和丰富中国古代雕塑馆的陈列内容,再次特邀山东青州出土的龙兴寺佛教造像来沪展览。明代以前青州一直为山东的政治和文化的中心。1996年10月7日至15日,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在龙兴寺遗址发掘出大型佛教造像窖藏,抢救清理出各类造像约400尊。这批造
-
构建传统与现代接轨的平台——中国工笔重彩人物画现代性思考
-
作者:
王锦琪
董红普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绘画技法
现代性
中国画
工笔重彩人物画
传统文化
-
描述:
鼎盛时期后就开始走下坡路,逐渐衰落。到了20世纪中期,工笔重彩人物画几乎濒临绝境。因此,如何拯救、继承、发展中国工笔重彩人物画,建立和时代同步发展的、符合现代审美特征的现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新体系,是21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传统与现代的衔接需要一个与其相适应的平台,构建传
-
当代工笔画陷阱之一:概念化的形式
-
作者:
刘英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与现代
中国工笔画
形式感
发展历程
陷阱
现代性
概念化
中国画
东方与西方
画种
-
描述:
。从某种意义上说,工笔一脉在当下画坛最有条件站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等各种绘画样式、技巧与材料的交叉点上自由地择取、吸收,乃至于融会为一种全新的现代性图式。确实,20世纪中国画史中工笔画的异军突起,不可争辩地显现了这种空间的存在与价值。工笔画在20世纪的发展,呈现出一种逐渐回归主流的倾向。
-
当代工笔画陷阱之一:概念化形式
-
作者:
刘英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艺术风格
艺术精神
当代
中国画
写意
概念化形式
文人画
-
描述:
毫无疑问,就中国画数十年的发展历程看,最富生机,发展也最为迅猛的画种,当属工笔画。且就绘画的可能性而言,工笔画的空间亦无疑是最为广阔的。自元明文人画兴起,数百年间,该画种因其取向上的细腻工整与疏朗松驰的文人性相背离,故而一直未能获得足够的重视,甚至是在一种鄙视中游离了绘画的主流。然而在当下,相对于已程式化了的写意,工笔则显现出了极
-
一气流转 酣畅淋漓——徐再思《朝天子·西湖》赏析
-
作者:
唐嗣德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徐再思
《朝天子·
西湖》
元代
语文
阅读欣赏
小令
-
描述:
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宜酒宜诗,宜晴宜雨。销金锅,锦绣窟。老苏,老逋,杨柳堤梅花墓。徐再思是元代著名散曲作家,其风格以清丽工巧见长,《太和正音谱》赞誉他的作品如"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