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431 条
-
中国雕塑艺术的传统与美学特征
-
作者:
潘锡存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兽面纹
装饰变形
战国时期
青铜器
装饰美
西周中期
雕塑艺术
旧石器时代
韵律美
新石器时代
-
描述:
一、装饰美、韵律美从旧石器时代的项链装饰和新石器时代的烧陶器物到奴隶社会,我国的雕塑进步很快,有憩静稚拙与写实俏丽的玉雕和装饰性很强的青铜器。商周时到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风格多样,统一在强烈的动感和装饰
-
当代中国的油画现象
-
作者:
郑捷克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坛
油画艺术
政治波普
当代中国
美术批评
艺术家
写实油画
艺术品市场
油画创作
中国油画
-
描述:
从1976年至今短短20年间,油画创作经历了中国油画艺术史上从未有过的复兴、动荡和探索。艺术实践的前导性对艺术观念的挑战,使实践(创作)与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油画在国人的心目中已占有
-
表现主义油画和当代人的精神分析——孙建平油画艺术略论
-
作者:
邓平祥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建平
表现性
油画艺术
画家
当代人
艺术家
表现主义
精神分析
作品
弗洛伊德
-
描述:
透过《’94年度批评家提名展油画作品展》,笔者深刻地感到——油画艺术的表现性倾向在当代艺术的流程中已经形成了势头。它的得来不是单纯由人数的多寡和作品的传媒效用所造成的,而主要是由其体现出的艺术精神性
-
复制与拼贴——当今中国油画一瞥
-
作者:
王邦雄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后现代社会
拼贴
大众传媒
油画界
元性
中国油画
艺术评论
艺术批评
机械复制
-
描述:
1.当代中国所处的特定的复杂的多元性的文明境况,使得任何一种艺术性言说都变得十分困难。尤其是艺术评论与艺术批评似乎都在自说自话,在美术界同样如此,你讲你的,我画我的。有的只是充斥大众传媒的介绍性文章
-
毛焰、范勃、李季、郭晋、钟飙、沈小彤油画新作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国际歌》
油画艺术
画家
艺术家
艺术创造
现代艺术
闻一多
艺术探索
精神之旅
-
描述:
毛焰、范勃、李季、郭晋、钟飙、沈小彤油画新作
-
油画在中国大有可为——兼论创造新风格的可能性
-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詹姆森
油画家
油画艺术
古典形态
中国当代油画
审美观念
油画界
艺术语言
中国油画
-
描述:
如果仅仅局限于油画谈艺术,有时很难说得清楚,大家知道,油画是一种艺术品种,是外来的艺术品种。油画之所以有存在的价值,远远不是依靠其技术、材料的特性,而是在于它是艺术,它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手段,表现一定的思想、观念、感情和趣味。油画技术和手段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20世纪西方现
-
依博斯泰基——一位闪耀着理性主义光芒的法国雕塑家
-
作者:
许荣初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巴黎
当代法国
立体主义
艺术家
罗伯特
布朗库西
雕塑家
作品
理性主义
-
描述:
让·罗伯特·依博斯泰基(Jean Robert Ipoustéguy)是当代法国著名雕塑家,1920年出生在法国的杜恩-苏尔-默兹(Dun-Sur-Meuse),1938年在巴黎跟随罗伯特·莱斯鲍尼
-
曾成钢访谈录
-
作者:
陈弢
曾成钢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访谈录
洋文
雕塑语言
洋为中用”
铸铜
雕塑家
“古为今用
发展逻辑
雕塑艺术
60年代
石头
-
描述:
陈:您是60年代的年轻人,就现时中国雕塑艺术的实际状况看来,是属于后生可畏这一类。就存在状态的沿革方面考虑,您具有发展上的优势,对此,您个人做如何想法? 曾:60年代的人其实已经不年轻了。我常常
-
东晋:一个文艺繁荣的时代
-
作者:
张可礼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史
书法家
东晋书法
中国古代
陶渊明
田园诗
玄言诗
优秀作品
绘画
繁荣
-
描述:
父子的雕塑,许询、孙绰等人的玄言诗,陶渊明的田园诗等,超越以前,彪炳后世,不论在中国古代文艺史上,还是在世界文艺史上,都是光彩夺目的一页。可以
-
红绿彩和五彩瓷器
-
作者:
赵宏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品
磁州窑
中国古代
釉上彩
重要地位
红绿彩
元代
低温烧成
明清时期
瓷器
-
描述:
红绿彩和五彩瓷器,在中国古代彩瓷中占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明清时期,这两个品种的瓷器不仅因自身的蓬勃发展而极大地丰富了彩瓷的表现力,而且直接引起斗彩瓷器的出现,促进了釉上彩瓷器的发展。红绿彩主要是用红
<
1
2
3
...
6
7
8
...
42
43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