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瓶贴上的大师
作者: 李锋   来源: 青年作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微型   当代   小说  
描述: 1974年以后,挑选画家越来越世界化了.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日本、瑞士、海地、德国、丹麦都有画家、雕塑家甚至大导演以极大的热情和天赋加入.而每一瓶Mouton Rothschild上,都记载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和灵性,都散发着一个时代的精华和气质.……
漂流
作者: 文婷   来源: 青年作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微型   当代   小说  
描述: 记不清是哪一天的风雨黄昏后,一场关于"罗丹的雕塑有多少出自情妇之手"的争论逐渐平息.菁端着杯清茶,滋润过干燥的喉咙后,提出我们这一群女人应正式成立个组织.最后,我们决定以召召的出生年为团体名称,叫"69合作社",社员们个个都是文化艺术的钟爱者.……
隧道窑前沉思(外一首)
作者: 张敦孟   来源: 青年作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微型   当代   小说  
描述: 隧道窑前沉思(外一首)
楼下
作者: 周婷婷   来源: 青年作家·下半月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散文   《楼下》   现代文学  
描述: 那是一段破败的残垣,外面有广阔的世界.我在里面的高楼里,学着中国古老的文字和外国古老的雕塑.但有时,我更愿意称外面为西方,称里面为东方,可是却割舍不下其中的任何一个,又一心想逃避一切,向外面的外面去寻找生命的起点.
丽江秋夜
作者: 蒋晓灵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丽江秋夜》   散文   现代文学  
描述: 暮色淡淡地散下来。出旅舍,天就轻轻地洒起了细雨,早春一般润而不湿,犹如清新的雾气弥漫在初秋的夜空。五彩石铺就的街面虽然粗糙凹凸,但不积尘洼,不生杂草,经雨水润泽后熠熠生辉,让人幻想踏着彩云,如行在天。此际,步态闲雅的人们不正如
一幅烟雨牛鹭图
作者: 汤世杰   来源: 青苹果(高中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明   风雨中   西麓   牛绳   无定   大树下   牛肚子   时装设计师   时尚流行   牛背  
描述: 一眼看见那幅大地上的水墨小品,我还真有些忘情:烟雨中一头灰黑的水牛孤零零地站在路边,脚下是无边无际待耕的田野。黝黑的身影像一具活体雕塑,身后的木犁是另一件静物,犁把翘翘直指云天,晶亮的犁铧斜插进泥土。耕作像是在不该停下的时候骤然停下——高黎贡山西麓的雨来去无定,说下就下说停就停,农事却不能等待。
沧海一粟 墨池游龙——国画大师刘海粟及其书法艺术
作者: 贾楠   来源: 青少年书法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美术教育   传习所   美术学校   上海市   专科学校   现代中国   中国画   中国美术   油画  
描述: 刘海粟,原名槃,字季芳,号海粟。祖籍安徽凤阳,1896年3月生于江苏常州。擅长油画、国画、美术教育。自幼酷爱书画,十四岁到上海入周湘主持的背景画传习所学西洋画。1910年在乡里办图画传习所,后与乌始光、张聿光在上海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并任校长。
我说汉金文
作者: 李创   来源: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思想   书法风格   金文   工具材料   制造工艺   汉代美术   统治阶级   商周青铜器  
描述: 、冶金等各个方面的共同进步,构筑的汉代美术的繁荣,工具材料、器物形制、社会功用、作者性格各方面因素造成了书法风格的多样性,并且从书体的角度来看也是丰富多彩的。汉代人对书法形式美的追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千唐志斋馆藏唐代墓志中志盖篆书的风格类型及其来源
作者: 杨庆兴   来源: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书法作品   风格类型   实物资料   馆藏   唐代书法   墓志   篆书  
描述: 唐代,墓志的形制已发展得比较完备,多采用盝顶方盒式,志石与志盖相配使用.志盖覆于墓志之上,对志文起保护作用;志盖上面浮雕精美的图案,具有装饰美化的效果.志盖上刻有墓志标题,相当于过去碑或碑形墓志的题额,简洁明了地标明墓主的姓氏身份,多以古体或当时的正体字书写,以表庄重,唐代多用篆书和楷书.
千古传承:中国弓之演变(上)
作者: 秦延景   来源: 轻兵器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时期   观徐州李司空猎   弓矢   张祜   白马篇   兵车行   陈同甫   古代诗词   破阵子   毗沙门天王  
描述: 弓,这种冷兵器在中国的出现较早,可谓历史悠久。本文以大量的中国古籍文字记载及出土实物详细展示了弓在中国的深刻文化渊源——古代诗词中关于弓的描述自古中国武艺流传有一句话:"武艺一十八般,唯有弓矢第一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