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的形态边界与叙事逻辑(节选)
作者: 何桂彦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边界   评价尺度   形态   节选   叙事话语   中国当代   叙事逻辑   雕塑  
描述: 什么是当代雕塑?它有自身的形态与文化边界吗?当代雕塑的历史是怎么形成的?它的评价尺度与艺术史叙事话语又是什么?如果尝试对当代雕塑的创作状态进行梳理,梳理时的方法是什么?其方法论的依据又何在?在策划此次展览前,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1990年代中国雕塑的创作状态
作者: 王林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80年代   艺术创造力   创作状态   二元对立   现代主义   雕塑创作   中国美术  
描述: 198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美术的现代主义时期,基本文化特点是二元对立,反对即进步。雕塑创作由于材料坚固、制作缓慢和建造的公共性,在个体意识急剧批判集体主义的新潮美术中,难以崭露头角。当时的创作精力大多
深化与拓展: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雕塑的若干反思
作者: 殷双喜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研讨活动   雕塑展   改革开放   反思   中国当代   美术馆  
描述: 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雕塑的发展做一个梳理和回顾,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回望来路,反省自我,从历史中学习并获得重新出发的勇气和信心,北京寺上美术馆在创立之初,举办中国当代雕塑展和学术研讨活动,恰逢其时,也是中国雕塑界所十分期待的。
“雕塑”的一个案例:2012三官殿1号艺术展的条件及叙事
作者: 张月泓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展   主流意识形态   中央美术学院   叙事   20世纪80年代   中国现代   雕塑艺术   案例  
描述: 的生存经验、现实生存问题发生反应。因此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雕塑创作转而开始追求观念和文化上的转型。我们通常认为,中国雕塑进入当代视觉的一个重要标志是1994年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的五人雕塑展“雕塑1994”。
什么是当下雕塑的“中国姿态”?
作者: Ar China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女艺术家   安大略省   装置艺术   通感   职业艺术家   当代艺术   苏州  
描述: 什么是当下雕塑的“中国姿态”?
当代立体造型艺术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雕颦专业的探索与创新
作者: 李子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   上海   造型   当代   实践   艺术教学   创新   艺术学院  
描述: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建院至今已有八年,作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成立之初设立的雕塑专业,也经历了八年的磨砺。在龚学平校长“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精”的16字办学方针的指引下,雕塑专业这个传统的学科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努力寻找自己的特色和定位。
后观念化时期的"新现实主义"倾向:由焦兴涛《真实的赝品》所引发的问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人物   90年代   修辞语言   观念化   新现实主义   工业时代   赝品   视觉方式  
描述: 1990年代中后期,焦兴涛因一批具有解构风格的作品而备受雕塑界瞩目。艺术家立足于对工业时代的机械废品——铜、铁等材料做形式与语汇上的转换,并用它们来表现一些传统人物。在《才子》、《佳人》、《门神》等作品中,这些具有东方文化意蕴的人物形象因修辞语言与视觉方式的改变而赋予了当代性。
“青年艺术100”的上海之行
作者: ArtChina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参展艺术家   艺术市场   上海   艺术中心   青年艺术家   艺术发展史   城市雕塑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2011年12月10日,大型艺术项目——“青年艺术100”走进上海,100位青年艺术家的300件作品齐聚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上海以其国际化的视野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和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上扮演着
资讯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咖啡馆   当代艺术   教育项目   资讯   学习中心   文化中心   美术馆   悉尼  
描述: 悉尼当代美术馆重新开馆2012年3月29日,悉尼当代美术馆重新开馆,在耗资5300万澳元用于改建后,新馆增加了4500平方米的面积,除更新设施外,还建设了三座新展厅。此次扩建新建了屋顶咖啡馆和雕塑廊,还新设了国家创意学习中心,将悉尼当代美术馆改造成当代艺术和教育项目的重要文化中心。
孔洞的魅力:西交利物浦大学行政信息楼设计
作者: 宋峻   胡世忻   章伟   来源: 建筑技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洞   中国古典园林   设计理念   碳酸钙   内部构造   利物浦大学   中国古代   行政信息   太湖石   建筑空间  
描述: 0引言太湖石是一种碳酸钙石灰岩,因常年的侵蚀和风化形成蜿蜒曲折的孔洞、玲珑剔透的形态,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石之首,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你首次触摸太湖石,就会被其感染,其轮廓与内部构造饱含着世间万物的沧桑,又似一种深邃
< 1 2 3 ... 28 29 30 ... 313 314 31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