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当代女画家陈德英笔下的人物画欣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画创作   山东省   高研班   美术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人物画   现代水墨   济南市   美术家   艺术学院  
描述: 陈德英女,1956年生,1989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高研班。2010年进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代水墨高研班学习,师从刘进安先生。济南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居北京从事中国画创作及研究,多副作品被各大美术机构和海外友人收藏。
当代花鸟画名家赵石钢作品欣赏
作者: 赵石钢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钢   书画艺术   形式感   花鸟画   作品风格   中国画   中国当代   编绘   作品欣赏   国画作品  
描述: 赵石钢字泽乾,1964年生于山济南。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曾出版《赵石钢国画作品选》一、二、三册和名信片多套并编绘《赵石钢师生画选一、二、三、四》册。从事中国画多年,擅长花鸟画:其作品工笔花鸟注重结构,形式感强,赋色淡雅醇厚,琏而不簿,洁净明艳。
汉代与古罗马帝国纪念性雕塑之比较
作者: 赵静   李海侠   来源: 科教导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罗马帝国   《马克奥利略骑马像》   汉代   《马踏匈奴》   纪念性雕塑  
描述: 纪念性雕塑因其强大的政治功能,经常被作为帝国的政治符号而建造。汉代和古罗马帝国均是中西方两个伟大的时期,《马踏匈奴》和《马克奥利略骑马像》分属两个帝国的纪念性雕塑典型,两尊雕塑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点。它们的异同折射出两个帝国的社会文化以及民族心理的差异。
汉代与古罗马帝国纪念性雕塑之比较:以《马踏匈奴》和《马克奥利略骑马像》为研究对象
作者: 赵静   李海侠   来源: 科教导刊(中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罗马帝国   《马克奥利略骑马像》   汉代   《马踏匈奴》   纪念性雕塑  
描述: 纪念性雕塑因其强大的政治功能,经常被作为帝国的政治符号而建造。汉代和古罗马帝国均是中西方两个伟大的时期,《马踏匈奴》和《马克奥利略骑马像》分属两个帝国的纪念性雕塑典型,两尊雕塑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点。它们的异同折射出两个帝国的社会文化以及民族心理的差异。
论现代城市环境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作者: 孙恩民   来源: 科教文汇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环境   审美特征   雕塑艺术   现代  
描述: 内涵。文章从意象、材料、主题内容、尺度等方面对城市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作出简要的分析、研究,让城市环境雕塑艺术在现代城市环境的建设中发挥出本身所具备的审美价值。
古法塑孔子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群言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深层心理   中国古代   孔子   室外雕塑   道德伦理   孔夫子   创作   文化人   文化符号   现当代  
描述: 对人的价值之评述往往要退远到一定的时空。当我们遥望一个历史的背影,便油然追问:他给这个世界照亮了什么?对于孔夫子,我们可以说:他对一个伟大民族的深层心理、道德伦理产生了久远的影响。20多年来,我钟情于现当代文化人雕塑创作,对象多是耄耋之年的学者、艺术家。
相随心转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力资源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模仿   面相   发现   负面影响   古代   当今社会   观音像   雕塑家   道德修养   心灵  
描述: 古代山东有一个手艺高超的雕塑家,他非常喜欢雕塑夜叉等妖魔鬼怪的塑像,且雕塑得惟妙惟肖。但有一天照镜子时,他突然发现自己的面貌越来越丑了,面情变得凶恶、狡
关于中国画的“姓名”问题
作者: 徐文景   来源: 人民论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院体   中国古代绘画   工笔重彩画   君君臣臣   画史   墨彩   现代水墨   契丹人   中国绘画   近现代中国  
描述: 中国古代的社会,是一个非常规范的社会,并有一套君君臣臣("三纲五常")的传统。这套传统,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便是本分、得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懂事不懂事。其实所谓懂事,有时候说明这个人很世故。
当代中国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的新思维
作者: 李冉   来源: 民族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观   当代   工笔重彩人物画   新思维  
描述: 出发表现自己对新时代、新生活、新景观、新风尚的热爱之情。画家们或倾向于写实,或倾向于写意,或倾向于变形,或倾向于装饰趣味……在各种新思维、新观念的引导下,工笔重彩人物画呈现出多元的新风貌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设计应用中的文化意义——以2007FIFA世界杯女足国际海报展作品为例
作者: 黄宗贤   李清振   来源: 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当代设计  
描述: 从史前的"仰韶彩陶"①到明代的"宣德青花"②,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绵绵延续数千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具有一定特质的代表性传统文化符号,每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 1 2 3 ... 273 274 275 ... 298 299 30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