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艺术观念与艺术表现
作者: 李游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栏目设置   技术工作者   舞台灯光   舞台机械   动漫制作   现代艺术   专题策划   网络产业   建筑声学   课题项目  
描述:现代主义之后,艺术不再是拥有高超的绘画技能的代名词,西方教育界普遍将其定义成“视觉艺术”,使艺术外延到一切可使用的艺术手段和材料,艺术家充当思想家和科学家的角色得到延续。自从1964年4月安迪沃
超越过程
作者: 杨明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泉寺   石刻   唐代   浮屠  
描述: 中,某些材料被人为定义为男性化属性,只有艺术家使用,诸如石头、砖、黏土、钢带、油漆等。她试图通过使用这些材料,完成女性前所未有的创作,成为超时代的艺术品。
艺术观念与艺术表现——20世纪艺术家个案解读
作者: 李游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语境   观念   同一性   艺术表现  
描述:现代主义之后,艺术不再是拥有高超的绘画技能的代名词,西方教育界普遍将其定义成“视觉艺术”,使艺术外延到一切可使用的艺术手段和材料,艺术家充当思想家和科学家的角色得到延续。自从1964年4月安迪沃
现代柴烧之美
作者: 关涛   孔佳良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过程美   传统与创新   现代柴烧  
描述: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压得人们喘不过气的时候,人们开始探寻一种古老的生活方式,回归到自然、质朴的生活状态,而柴烧恰恰是一种回归心灵的艺术。柴烧是一种古法陶瓷烧成技术,从古至今一直沿用了几千年
提升喀左紫砂艺术产业价值
作者: 金爱英   林松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过程美   传统与创新   现代柴烧  
描述: 喀左紫砂矿产资源丰富,近些年来紫砂艺术产业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然而艺术产业价值的提升绝不能仅仅依靠资源,因此,喀左紫砂艺术产业的发展要从人才培养、市场培养、文化培养、创新意识培养等诸多方面寻找自己的出路。从工艺角度上思考,柴烧紫砂工艺的艺术独特性可以为喀左紫砂艺术的发展提出新的发展思路。
美色清华——民国粉彩时装人物瓷绘(1912—1929)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   时装   清华   人物   女性服饰   现代审美意识   粉彩   中国瓷器  
描述: “粉彩时装人物瓷器”是中国瓷器绘画由传统转向现代审美意识的标志,瓷画艺术家将目光瞄准时代最前沿,描绘了颇具时代气息的女性服饰装扮,记录了国门初开、新旧交替时期东方诗情和西式浪漫碰撞和融合下人物与时装的变迁史,时代意义突出。
艺术先驱的创新之路—从“罗工柳百年诞辰纪念展”谈罗工柳的艺术
作者: 郭文宁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联   美术教育家   中央美术学院   百年诞辰   著名油画家   艺术语言   罗工柳   油画创作   中国油画   中国现代美术  
描述: 3月29日,为纪念中国现代美术先驱罗工柳先生一百周年诞辰,大型学术展览“创新先驱之路——罗工柳百年诞辰纪念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近400件作品以及日记、信函、图片等大量文献资料
荣宝斋出版社新书速递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没骨花   美术爱好者   白石老人   古典绘画   石开   白石印草   贾广健   荣宝斋出版社   当代中国画   实力派画家  
描述:当代中国画实力派画家作品集——贾广健》ISBN:978-7-5003-1878-1定价:48元开本:12开新书推荐:贾广健的画以现代写实为主,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古典绘画道路的一种延续。本册精选贾广健
醍醐寺艺术珍宝展文物赏析
作者: 吴虹   师若予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宝   快庆   镰仓时代   醍醐寺   中日文化   理源   东南隅   不动明王   江户时代   奈良时代  
描述: 醍醐寺位于日本京都东南隅,根据寺院相关历史记载,由圣宝(理源大师)于公元874年创立,距今已有一千多年。醍醐寺作为日本真言宗的一大艺术中心,保留有大量自奈良时代到江户时代的佛教雕塑、绘画、法器等珍品
当代中国画创作中的色彩创新研究
作者: 肖鹤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表现形式   突破和创新   当代中国画  
描述: 中国画最初是很重视色彩的,后期士大夫不断倡导才变成了墨彩为主。虽然以墨色看起来像是一次突破,但是因为忽略色彩的使用使中国画变现形式便变得单一。在中国画的发展演变中,因为审美和颜料的局限弱化了其色彩语言,阻碍了中国画色彩情感和想象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中国画创作中的色彩创新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 1 2 3 ... 263 264 265 266 2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