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2717 条
-
浅谈现代工笔粉彩花鸟的继承与发展
-
作者:
江涛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彩瓷
景德镇
继承
审美情趣
工笔花鸟画
现代
发展
粉彩
写意花鸟画
-
描述:
粉彩瓷与青花、玲珑、颜色釉并称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以其粉润清秀、色彩绚丽、画工精细、俊雅秀美的独特风貌而享誉海内外,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而在粉彩瓷百花园
-
李少伶陶瓷艺术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协会
景德镇
现代手法
格调
陶瓷艺术
美术师
作品
工艺
美术家
出生
-
描述:
李少伶1974年出生,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以传统和现代手法表现为主。布局格调雅、静、为主题,其作品荣获省内外各类
-
明代青花瓷器与朝鲜早期青花瓷器的关系
-
作者:
李伶美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能性
青花瓷器
洪武年间
明朝
朝鲜王朝
明代
中国
回回人
朝鲜时代
传入
-
描述:
丽末恭愍王(1351-1373)以明朝建国为契机,想摆脱元朝的干涉,恢复其自主性,与此相反,明王朝却想继续维持元代的秩序体系。因此,洪武年间两国的政治关系不是很顺利,1373年(恭愍王二十二年,洪武六年)随着陆路和海路交通的中断,两国交流完全中断。禑王十一年
-
封建皇权专制与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
-
作者:
朱景林
来源:
前沿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皇权
中国古代制瓷业
发展
-
描述:
在高度集权的封建社会,中国制瓷业深受皇权专制政治的影响,被承载着大量皇权专制思想,在皇权关注与专制统治下制瓷业的发展迎来了鼎盛时期,然而伴随着封建统治的没落,古代制瓷业也走向了衰微,究其根源却在封建皇权专制制度本身。
-
《昌南先贤》隆重面世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作
铜版纸
民国
景德镇
晋代
合作出版
陶瓷绘画
大师
推出
发明者
-
描述:
陈海澄先生与赖德全大师年前合作出版了《昌南诗画》,今年又与省大师涂翼报合作推出新作《昌南先贤》。书中遴选了景德镇自晋代至民国近两千年一百余
-
明代徽州版画对景德镇青花瓷的影响
-
作者:
杨冰
舒进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祁门县
版画艺术
徽州商人
地理条件
明代
小说
景德镇陶瓷
瓷器
戏曲
-
描述:
一、景德镇受徽州版画影响的地理条件景德镇地处江西的东北部,是一个比较偏僻、闭塞的地区。景德镇与徽州交界,北面是安徽的祁门县,东北是安
-
五代时期景德镇瓷业分布状况及特征
-
作者:
江凌
詹嘉
来源:
沧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分布状况
五代时期
瓷业
-
描述:
景德镇已知的最早瓷业发展时期是五代时期,有确切研究资料记载的窑址多达21处,实际数量应远大于此,分布特征表现为集中分布于南河流域,采取耕且陶焉的副业形式。南河流域瓷业兴起的自然原因主要有:丰富的制瓷原料和燃料、水运便利、水力资源丰富等。
-
打造景德镇最靓丽的文化名片
-
作者:
苏小华
胡发根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名片
复烧
景德镇
瓷窑
新闻发布会
瓷都
明代
非物质文化遗产
葫芦
保护利用
-
描述:
今年10月瓷博会期间,如果你来到古窑民俗博览区,将会见到绝迹数百年的葫芦窑火再度熊熊燃烧的壮观场面。这是记者在1月21日召开的景德镇传统瓷窑保护利用暨明代葫芦窑复烧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消息。
-
从古代景德镇瓷器谈“清三代”青花纹之特色
-
作者:
李克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纹饰
景德镇民窑
清三代
-
描述:
清三代景德镇瓷器代表了整个清代的最高艺术成就,并且独具审美内涵。其中以民窑青花为主流,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青花瓷的纹饰更是仿古创新,花样繁多,渗透出民间艺术家超前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
-
孤独的“景德镇刀客”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江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甲减
孤独
景德镇
手艺
毕竟
替代
吸矛
薪水
客户
硫值
-
描述:
历史上,景德镇制瓷修坯、利坯刀具一直是由祖籍高安的宋氏把控的,这门铁制刀具的手艺在宋家"传男不传女"。1967年出生的宋锦华是景德镇仅存的三个宋姓"刀客"之一,现在景德镇只有不超过10个手工制刀人在为景德镇制瓷行业提供修坯、利坯所需要的专用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