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246 条
-
从韩槐准先生的捐献品看中国古陶瓷在南洋的外销
-
作者:
王健华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足径
收藏家
白釉
景德镇
陶瓷器
元代瓷器
青花
外销瓷
南洋
中国古陶瓷
-
描述:
韩槐准先生(1892—1970年),广东文昌人,是东南亚著名的陶瓷收藏家,也是海内外最早开始研究中国外销古陶瓷的学者。 韩槐准先生侨居海外期间,目睹祖国古陶瓷外流,十分痛心,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一方面潜心研究遗留在南洋各地的中国古代外销瓷,一方面竭尽全力抢救祖国的文
-
不寻常的十五个春秋——写在《景德镇陶瓷》杂志社成立之际
-
作者:
吴海云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史
八十年代
体制改革
杂志社
江西省
杂志编辑
工业公司
振兴瓷都
出版条件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学者和各界人士、广大读者尤为关注。在此,我以一名忠实读者的身份,热忱祝贺《景德镇陶瓷》杂志社的建立! 《景德镇陶瓷》杂志于1973年创刊时,原为设在瓷都景德镇的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科技组编印出版的不定期的内部交流刊物,中途曾一度停刊;到八十年代初又复
-
从北京出土明初民用青花瓷谈景德镇当时民窑青花艺术
-
作者:
毕克官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挖足
明代初期
折腰盘
明初
艺术风格
景德镇窑
天顺
毕克官
中国绘画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著名艺术家毕克官的这篇不长的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北京出土的明代初期的民间青花瓷,通过这些瓷片,使我们能窥见到当年景德镇民间青花瓷生产的盛况,即使在正统至天顺官窑的低潮期仍不衰;而其艺术风格的拙朴、疏简
-
我愿作一只小小的蜜蜂
-
作者:
王晓艳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口
火箭发射
男同学
一名
政治课本
带球
女同学
小学时代
中学时代
五彩斑斓
-
描述:
带着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的憧憬,对幸福的向往,我跨入了中学时代。放下小学的政治课本,拿起厚厚的《公民》书,不禁皱起了眉头。可是,当我翻开它时,却又爱不释手,如饥似渴地读起来。老师用她那清泉般的话语
-
它们相会在龙年
-
作者:
瞭望
来源:
化石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人类
地质时期
动物学
生物演化
恐龙绝灭
地球
展览馆
脊椎动物
地层年代
中国科学院
-
描述:
的故乡和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之说。然而科学研究证明:世上从未有过这种动物。这里所提及的龙,却是远古时代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脊椎动物。二月的北京,洋溢着节日的浓郁气氛,彩灯高悬,红旗飘扬,首都人民正以欢乐
-
话说“精卫填海”
-
作者:
一鹏
来源:
城市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海
炎帝
车站
精卫
气势
上古时代
填海
广厅
油画
大型
-
描述:
大型油画《精卫填海》以其磅礴的气势,展现在天津新车站广厅之穹顶。相传上古时代,炎帝女儿女娲游东海时淹死于海中,冤魂化作一只鸟,取名“精卫”天天衔木投石,志在填平东海。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移山填海的传说,但过去人们谈到的大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