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1994 条
-
当代艺术中的石文化
-
作者:
木木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曲同工
雕塑作品
奇石
摩尔
当代艺术
亨利
石文化
现代雕塑
-
描述:
摄影师理查·皮尔森说:“这些奇石总教我想起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平整的棱线,温软的造型,融入了坚硬的风化质地里……”。亨利·摩尔是英国现代雕塑大师,摩尔雕塑中的不少
-
西泠推陈出新 赏玩供石文化
-
作者:
西林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书画
当代中国
当代艺术
秋季拍卖会
名家作品
西泠印社
石文化
推陈出新
-
描述:
西泠印社2008年度秋季拍卖会将于2009年1月2日至4日在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举行。西泠印社一如既往地为藏家准备了诸多精美的拍品,将推出古代书画(清代)、古代书画(明代及明以前)、近现代名家作品
-
等闭幕后再来说奥运收藏
-
作者:
卢葳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运
博物馆
奥林匹克运动会
收藏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运动员
现代奥林匹克
公元前
-
描述:
奥运与收藏的第一次碰撞始于何时?不是1915年第一座现代奥林匹克博物馆的落成,也不是1894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立,而是公元前776年(有记载的第一个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年代),甚至更早
-
乐观豁达 墨彩飞飏:我眼中的董浩
-
作者:
程风子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美术专业
协会
父亲
国画
书画家
名誉会长
著名
京城
世纪
-
描述:
董浩,曾用名董大都,生于1956年。父亲董静山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京城著名书画家。董浩自幼承家传,5岁习画。1975年即参加油画展。1996年起任中央电视台书画院理事、《小书画家》杂志编委、全国青
-
谈压力和内在的冲动力
-
作者:
陈传席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音乐作品
齐白石
反作用力
政治压力
新时代
内在
冲动
徐悲鸿
油画
十二生肖
-
描述:
我学过力学,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等的,无作用力也就无反作用力,反作用力是对作用力的反应。无力是动不了的,任何作品的产生都必须有外力或内力,压力是外力。先谈外在的压力。徐悲鸿和齐白石都画过十二生肖,按他们二人的理论,都不应该画十二生肖图。因为其中有龙,齐白石说他从来不画自己未见过的东西,徐悲鸿也主张: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直接师法造化,龙是不存在之物,齐未
-
美国金融危机后的中国艺术形象
-
作者:
王岳川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装置艺术
话语权力
艺术作品
文化战略
后现代
纸介媒体
行为艺术
艺术生产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多年前,美国遭受了恐怖主义的9·11,失去了双子大厦;这次金融9·11使美国失去了整个世界对它的信赖。就文化艺术而言,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艺术界以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偶发艺术等当代艺术战胜了欧洲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为代表的架上油画的
-
孙成河《红椅子》、《冬日的乡村》
-
作者:
徐恩存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与现代
时代
摄影作品
优秀奖
椅子
山东牟平
乡村
创作
中国画
中国美术
-
描述:
孙成河,1960年生于山东牟平。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烟台画院院长。曾获加拿大枫叶奖国际水墨画创作展优秀奖、94新铸杯中国画·油画精品展铜奖、金彩奖国画大展新人奖三等奖、99迎澳门回归中国画·摄影作品展优秀奖。先后于日本大阪、韩国群山等地举办过联展。面对孙成河的作品,以及他所选择的当下题材与水墨形式、语言,我们似乎不需要去做什么诠释,因为,画家给我们提供感觉的同时,也要我们自己去感觉的。他只是提示我们在一个总体感觉中,循着自己的生活情感和经验去领会作品的内涵。深刻者能读出深刻、浅薄者可读出浅薄,其实,这并无太大关系,事物原本就是如此的。画家只是按照自己的内心需要去画,就是一种满足。
-
超越形式的羁绊:当代雕塑作品的现实指向
-
作者:
姜波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情景
精神性
雕塑作品
指向
当代艺术
物质材料
艺术创作
视觉习惯
-
描述:
的价值和意义蕴含在具体的当代生活和文化情景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从当代艺术的角度去看待发展中的艺术和艺术家,无论是操作手段还是媒材及视觉形式都不再能成为艺术家创作状态和学术意义的指标。而能否为一个时代提供丰富的精神和独特的语言手法,
-
“公共性”缺失的当代中国城市雕塑
-
作者:
喻建辉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社会民主化
当代
“公共性”缺失
城市雕塑
公共艺术
-
描述:
公共艺术有"公共"之限,语意十分明确,即"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与挂在私人家里的艺术品有明显区别。同时,公共艺术与公共性紧密相连。艺术品放置在公共场所和公共空间,只是公共艺术的前提条件,更重要的是这些艺术必须具备"公共性"。艺术中的公共性,即艺术的社会性与民主化。公共艺术的出现与社会民主化的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市民阶层对于公共空间的权力要求和参与意向。因此,公共艺术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与态
-
奥林匹克与艺术传播
-
作者:
邹文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本质
全世界
共同理想
相融性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艺术传播
-
描述:
一、首先,应该充分正视奥林匹克运动的求同性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为全世界欢迎,主要原因在于她始终在提示、召唤、收纳人类本质的相同、相通、相融性,逐渐凝结为某种共同理想的象征和代表,其核心是: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