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1960 条
-
碗内烹绿雪 瓯中起素涛
-
作者:
沈飞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具
清代
纹饰
饮茶习俗
制瓷业
图案纹样
青花
艺术魅力
君子
乾隆皇帝
-
描述:
盖碗在清代饮茶习俗中有着诱人魅力,盛行于北京,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及高雅茶馆皆重盖茶碗,在正式场所皆以盖茶碗泡茶敬客。清代“盖碗茶”的遗风至今仍在很多地区流行。
-
说瓷“耳”
-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纹
雍正
烧成
乾隆年间
元代
造型
装饰
颈肩部
青花
工艺
-
描述:
陶瓷器的部位有口、颈、肩、腹、胫、足之分,颈肩部常有附加部件,名之为“耳”。耳多见于瓶罐类器物。《考工记·栗氏》:“其耳三寸”,疏:“此釜之耳,在旁可举。”设“耳”原是起到提举的作用。陶瓷器物之“耳”式样丰富,时代特征明显。新石器时代彩陶罐的扁环耳,西周原始青瓷罍上的索耳,在宋代官、哥、
-
谈德化窑五彩瓷器的造型和装饰
-
作者:
孙艺灵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化县
生活气息
彩瓷
民国时期
色基
明代
造型
装饰
成型方法
瓷器
-
描述:
自明代以来,福建德化窑逐渐步入了一个异彩纷呈口的时代,其产品除以白釉(尤其是“象牙白”)的独特风格驰名于世外,同时也开始在白瓷上进行着色装饰,出现同样倍受世人喜爱的青花瓷、五彩瓷、粉彩瓷等各种彩瓷,并且沿袭至今。
-
辽宁中翔2006艺术品首拍 开门见喜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成交额
收藏
辽宁
起拍
拍卖公司
元代青花瓷器
艺术品
价格
买家
-
描述:
辽宁中翔拍卖公司首场拍卖于2006年11月5日下午两点圆满收槌,此次拍卖成交59件,总成交额599.9万元人民币。本场拍卖,青花瓷是藏家的最爱。由于元青花瓷器是中西结合的艺术,所以元青花自然成为中外
-
漫话清代瓷罐鉴赏
-
作者:
刘建安
张光秀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乾隆
清代
底径
陶瓷器
主题纹饰
艺术品
腹径
口径
民窑
-
描述:
如今收藏热迅猛发展,全国各地艺术品拍卖活动火爆异常,作为艺术品重头戏的陶瓷器更是表现非凡。我们注意到2005年全球陶瓷成交前十五名中有四件为瓷罐,其中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青花罐卖出1568万英镑(约2.3亿元人民币),创造了亚洲艺术品拍卖世界纪录,同时也刷新了中国瓷器及艺术品拍卖的世
-
牙雕名片盒赏玩
-
作者:
蔡国声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东牙雕
名片盒
雕工
近代文化
南方沿海
海外贸易
折枝
地方官吏
色白
质地细腻
-
描述:
图中系一牙雕的名片盒,长约11.5厘米,宽8.8厘米,厚1厘米。上下开合,左右如意,满雕工,精美无比,牙色白而略显干,为晚清之广东牙雕、广东牙雕以广州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富有装饰性,素以精细
-
辽代“千秋万岁”大花钱赏析
-
作者:
叶柏光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钱币
劳动人民
中国古代
毫米
背面
辽代
蝙蝠
金融研究
披露
-
描述:
,这是“千秋万岁”钱中的稀见品种。笔者有幸向泉界朋友披露一枚同款式的“千秋万岁”大铜钱(见图)。此钱比杂志披露之钱还要厚0.2毫米,重量为48.4克。正面为典型的契丹人书写的汉字“千秋万岁”,背面上下各铸有形象生动逼真的两只蝙蝠。蝙蝠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常用来借喻“福”字的吉祥物。依笔者
-
老董答问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钱
白铜
铜镜
咸丰
收藏
毫米
断代
藏品鉴定
照片
收费
-
描述:
钱文作参考更不好断代,故请教先生。说也巧,事隔不久,我又遇一面雕有与之完全相同的四人像白铜铜镜。铜镜内径61毫米,花钱内径也61毫米,同时,钮座与钱穿外径相等。现将铜镜彩照一同寄去,或许对分析花钱人物及断代有参考价值。
-
福禄寿玉佩
-
作者:
成春到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桃子
采用
雕刻
蝙蝠
镂空
高浮雕
鸭蛋
玉佩
我国古代
代表
-
描述:
。工艺采用高浮雕和镂空雕的技法,在鸭蛋形的小头雕了一只展翅飞翔的蝙蝠,头向下,两翼张开,代表着“福”字。在鸭蛋形的大头雕了一只正在行走的鹿,长着双角的头弯曲向后,口含灵芝,代表着“禄”字。在蝙蝠
-
鬼斧神工瓷雕塑
-
作者:
朱亮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雕
白釉
绿釉
青瓷
唐代
晚唐五代
吉州窑
釉瓷
雕塑艺术
瓷器
-
描述:
和实用器的收藏价值高。古人在捏制这些瓷雕塑时往往偏重于表现形式,对形象的要求不像其他瓷器那么高,常常具有随意化的特点。正是这种随意性和看似并不经意的表现,才使古代瓷雕塑充满了趣味,给人一种富有深厚人情味的自然美感。同时,我们也可从中欣赏古代人物、动物及神话中的瑞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