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5964 条
-
景德镇民办博物馆纷纷精彩亮相
-
作者:
叶道明
赵嵘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民办
陶瓷品
现代陶瓷
新机遇
日用瓷
文博事业
新挑战
发展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今年瓷博会期间,我市由民间创办的各个博物馆相继开馆。记者于10月19日下午3时来到风景路55号参加"十大瓷厂"博物馆开馆活动日,亲眼目睹了这次活动的盛况,并来到博物馆扫描了馆藏陶瓷品,感受到了我市民办博物馆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发展文博事业的喜人景象。
-
余廷财/瓷艺作品
-
作者:
余廷财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
江西省
现代艺术
艺术设计专业
釉
高级技师
作品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余廷财,1981年生于江西乐平,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江西省高级技师,江西省技术能手,江西省青年岗位能手,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釉上人物绘画,作品手法续传统底蕴。并具现代艺术技法,深入表现人物情感。
-
宋代青白瓷蕴含的儒之德、释之空与道之静
-
作者:
蔡锐
成珊珊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青白瓷
空灵
儒释道
仁德
虚静
-
描述:
宋代青白瓷的质朴之感拒绝了华贵、繁杂的色彩与装束,让欣赏之人告别了尘世的喧嚣,换上凝静之心来真切的体会、感悟。通过中国本土或被本土化的儒释道三家审美思想来论述青白瓷之美。
-
浅谈西洋通景画对清中期粉彩的影响
-
作者:
许飞岩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陶瓷绘画
粉彩
通景画
-
描述:
论文以“西方西洋通景画对清中期粉彩的影响”为研究焦点,针对西方西洋通景画的产生及概况及其在中国的传入,通景画技法在清中期粉彩装饰绘画中的多角度运用,通景画对清中期粉彩的影响渠道这三个问题展开研究分析。通过大量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来对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作概括性探究。
-
设计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以当代日用法蓝瓷为例
-
作者:
吴秀梅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性
法蓝瓷
日用陶瓷
陶瓷设计
设计艺术
民族性
-
描述:
要想在琳琅满目的现代化日用产品中脱颖而出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创新的关键并不是脱胎换骨地改变,而是要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在民族性的基础上加入时代审美元素。文章通过对法蓝瓷的市场调研就日用陶瓷设计的民族性
-
智能电网中电网调度技术的应用
-
作者:
徐建华
来源:
华东科技(综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电网
调度运行方式
-
描述:
纵观全世界电力行业的发展,它已经逐渐一种时代发展的潮流。很多地方企业以及大型的建筑设备无关乎需要调配电力的帮助,它也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寄托,况且它发展的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给其他行业的发展带来
-
明代贡茶的若干问题
-
作者:
蔡定益
周致元
来源: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叶
茶业
进贡
明代
-
描述:
明代贡茶的来源分为府县进贡、太监进贡和土官进贡。府县交纳的贡茶分为礼部征收转交光禄寺和户部征收转交供用库这两部分,征收的茶叶有本色也有折色。制度规定的贡茶数量为11万多斤,但实际征收远超出规定
-
现代陶艺的兴起与中国现代陶瓷审美理论的建构
-
作者:
任华东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理论
现代陶瓷
陶艺家
陶瓷学
现代陶艺
现代艺术
陶瓷研究
审美活动
艺术形式
美学理论
-
描述:
本文在梳理现代陶艺的诞生及中国现代陶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审视中国现代陶瓷审美理论的建构历程,认为其取得的最大成就是突破了传统单一的工艺美术研究格局,形成了陶瓷研究的艺术价值取向和共识,并初步建构起了
-
从审美意蕴的角度城市公共环境中的当代陶艺
-
作者:
解君
贾颖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意蕴
城市公共环境
当代陶艺
-
描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城市公共环境已从实用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当代陶艺是一种包含着多重审美意蕴和多维价值要素的文化现象,呈现了鲜明的时代文化特征,在城市公共环境中,充分运用当代陶艺作品,对塑造
-
元代“枢府”款枢府釉瓷烧造年代及有关问题
-
作者:
余金保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烧造年代
枢府
枢府釉瓷
元代
烧造机构
-
描述:
"枢府"款枢府釉瓷作为元代官方公用瓷,其烧造对于元代景德镇窑而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拟根据新近刊布资料,援引相关文献,对元代景德镇窑"枢府"款枢府釉瓷的烧造年代、烧造机构等问题予以进一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