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析现代陶艺的艺术形式
作者: 周瑶   孙圣国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性   现代陶艺   语言特点   审美性  
描述: 本文通过对现代陶艺的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现代陶艺的特征、审美、认识。现代陶艺的发展为现代装饰艺术和表现题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它存在于现代生活中,从精神上寻求自然的表现,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代陶艺吸收传统的精华,反映时代的特点,追寻自己的表现语言,是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趋势。
浅论现代陶艺创作如何从古典文学中吸收营养
作者: 余千松   余璐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欣赏   创作冲动   素质基础   三国演义   现代陶艺   兵车行   文学殿堂   创作过程   文化功底   陶艺创作  
描述: 浅论现代陶艺创作如何从古典文学中吸收营养
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的缩影——我对《景德镇陶瓷百期珍藏版》的印象
作者: 吴海云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珍藏版   陶瓷艺术家   瓷板   陶瓷工艺美术   瓷都   陶瓷美术   景德镇陶瓷   工艺美术大师   系列作品   当代陶瓷艺术  
描述: 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的缩影——我对《景德镇陶瓷百期珍藏版》的印象
略谈我国古代陶瓷的装饰艺术
作者: 邓白   来源: 硅酸盐学报 年份: 197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青花瓷器   景德镇   龙泉窑   艺术风格   釉里红   陶瓷艺术   装饰艺术   装饰手法   古代陶瓷  
描述: 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深远流长”,重点介绍了下列几个方面:(1)原始社会彩陶;(2)汉、唐封建社会盛期陶瓷装饰的雍容博大的艺术风格;(3)宋代陶瓷鼎盛时期五大名窑和民间名窑的装饰手法;(4)元、明
瓷都辉煌耀宝岛
作者: 何晞   来源: 台声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台湾   交流合作   现代陶艺   海峡两岸   官窑瓷器   陶瓷文化   瓷都   陶瓷艺术   陶瓷工业  
描述: 景德镇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瓷都”,她以悠久的产瓷历史、丰富的陶瓷文化、光辉的制瓷业绩和无数价值连城的精品力作而名扬全球。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的瓷都景德镇,正日益加强与宝岛台湾的交流合作,共同弘扬祖国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据统计,截止到今年4月底,来景德镇观光旅游、考察交流、投资经商的台胞已达五.8万人次。1990年10月14日,台湾耐火材料工业同业公会工商考察团一行38人,飞越海峡,来是德镇参加首届国际陶瓷节。其间,考察团还与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举行了“海峡两岸陶瓷工业同仁座谈会”,实现了两岸陶瓷界的第一次沟通与交流,引起了强烈反响,台湾《工商时报》作了《两岸陶瓷界十月大会师》的长篇报道。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陶艺顾问、旅美台胞李茂宗先生,为促进两岸陶瓷的交流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多以东方精神熔铸西方抽象外形,“赋泥土的无声于有声,赋泥土以泥土之外的生命”,形成独特的现代陶艺风格。作为第一个荣获国际陶艺金奖的中国人,李茂宗先生先后10余次自费来景德镇参观讲学、举办陶展。1991年,他投资10万美元,与景德镇市雕塑瓷厂合资兴建了一个新颖别致的陶艺厂——明青园,使之成为景德镇现代陶艺研究、开发的一个园地,成为与台湾...
难忘瓷都行──第十四届台胞青年夏令营“学陶艺”活动侧记
作者: 林挺华   来源: 台声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制作   热情洋溢的话   陶艺制作   景德镇   台胞   现代陶艺   夏令营   陶瓷文化   瓷都   瓷器  
描述: 夏日的瓷都,骄阳似火,游人如织。7月8日,来自美国、巴西、加拿大和台湾地区的24名台胞青年学生相聚在瓷都景德镇,参加由全国台联举办的第十四届台胞青年夏令营——学习陶瓷制作活动。通过一天的参观学习,营员们加深了对中华陶瓷文化的了解和对中国瓷都的认识,留下了一段难忘的记忆。听说要到瓷厂去参观和活动,营员们个个激动不已,早早起床吃罢饭,从宾馆乘车来到景德镇雕塑瓷厂。这天,正巧“景德镇国际陶艺中心”在瓷厂正式揭幕。这个陶艺中心坐落在厂内具有明清风格的民俗建筑群之中,集陶瓷设计、制作、交流和参观、购物为一体。中心内绿树掩映,亭楼白墙黑檐,九曲回廊,青石路面。营员们一到这里,就被眼前仿古建筑的瓷乡风情所迷住,情不自禁地雀跃起来,拿出相机拍照留念。在中心会堂,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景德镇副市长柯尔荣代表市政府对客人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她说,“希望通过此次夏令营活动,瓷都会给海内、外台胞青年留下美好的印象,使我们的友谊长存!”主人热情洋溢的话语,赢得营员一片掌声。欢迎仪式后,营员们聆听了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陆如和旅美台胞、著名陶艺家李茂宗先生的讲课。从中国陶瓷文化的起源到世界陶瓷文化的发展,从瓷...
浅谈陶瓷艺术与“返朴归真”现象
作者: 张亚林   余勇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艺   工业文明   返朴归真  
描述: 本文通过返回自然、“土”即现代、技艺相成、仿古、“十二点”等五个部分分析陶瓷艺术与“返朴归真”一些现象、揭示“返朴归真”是现代文明的深层发展和“回归”的结果 ;现代陶艺所代表的“土”亦是现代文明深层发展和“回归”的产物
漫谈现代陶艺
作者: 梁柏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陶瓷材料   洋为中用”   陶艺家   文化内涵   现代陶艺   艺术家   陶瓷艺术   “古为今用   陶艺创作   审美价值  
描述: 所谓现代陶艺是艺术家借助陶瓷材料,或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体,远离传统实用性的观照,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形式,这种审美价值重视挖掘的主要不是客观世界,而且现代社会中人的内心世界,重视新的表现方法和新的表现形式,将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等手法视觉化,表现人的意识的流动和对这个世界和社会的多种认知。
信息时代中的公共图像与现代陶艺
作者: 詹伟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知能力   视觉图像   大众文化传播   现代陶艺   艺术家   现代艺术   陶瓷艺术   视觉感知   信息时代   公共  
描述: 图像——人对视觉感知的物质再现。人类不同时期的认知能力与方式影响着对图像的内涵与外延的解释。现在,图像已经超越传统的话语形式,成为人类社会新兴的传播符号。图像语言以其自身优势确立了它在大众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价值,成为一种极易引人注意和识别的视觉表达。由于大脑思维线的多项性,图像的造型、色彩、构图等各种像素能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同时进入大脑。这种“拟态化”传播便成为有效的信息投射形式,成为视觉的焦点所在。 一、公共图像的形成与当代陶艺的发展。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陶艺”的概念和范畴也大大拓宽了,随着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观念艺术等等的出现,雕塑艺术与其它艺术门类的界限也日渐消解了。在这种情况下,陶艺的范围相对展开,与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等艺术出现某些区域的交叉,“现代陶艺”的概念也因而变的更为广泛。 现代陶艺诞生之时就与传统陶瓷艺术划清界限,但继承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独特气质与魅力,如凝聚了泥土的深沉,水的灵气,气的飘逸,当然最为壮观的则是融合了火的激情与洗礼,铸就永恒亦或死亡就在这熊熊烈火的洗礼之中。现代陶艺最终摆脱了传统陶瓷艺术思想带来的审美桎梏。对古典审美僵化及各种工业化、机械化带来的麻木,运用众多现代主义的观念和审美需求进行反思和重构人性之光,从而起到了一种审美导向的作用。
浅谈当代陶瓷艺术品定价机制
作者: 潘寨民   姜源傅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格   价值   当代陶瓷  
描述: 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除了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外,关于当代陶瓷艺术的价值和价格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进行波动,但是也受到价值以外诸多因素的影响,让人难以预测,甚至对价值进行误判。对影响当代陶瓷艺术品价格形成的机制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当代陶瓷艺术品价格和价值的关系,进一步促进对于当代陶瓷艺术品的鉴赏和收藏等工作。
< 1 2 3 ... 8 9 10 ... 168 169 17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