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陶】搜索到相关结果 148 条
-
个体与民族:在全球化现象中探索的中国现代陶艺
-
作者:
詹伟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球化现象
地方文化
现代性研究
陶艺家
现代陶艺
传统民族文化
艺术语言
信息爆炸时代
陶艺界
文化主体
-
描述:
全球化现象中的"身份"之重"全球化"是在信息爆炸时代出现的一个社会现象,它的出现标志着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地方文化呈现快速的融合趋势,并越来越多地体现出相互依存的关系。社会学研究者认为,就"全球化"现象本身而言,它涉及的层面可覆盖
-
中国当代陶瓷艺术与创作实践
-
作者:
曹爱勤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装饰
中国陶瓷
艺术风格
珍贵文化遗产
西安半坡遗址
人面纹
当代陶艺
人面鱼纹彩陶盆
景德镇陶瓷
当代陶瓷艺术
-
描述:
彩陶盆(见图1,距今约6000年),盆内壁画人面纹和鱼纹各两个,相间排列,题材新颖,形象生动,反映了人类童年绘画萌芽时期的艺术风格。秦代兵马俑,绘塑结合,注重传神,构图巧妙,技法灵活,形式和内容统一,既富真实性也富装饰性,在中国
-
景德镇的“搅局客”——当代艺术与景德镇当代陶艺
-
作者:
任华东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陶瓷材料
孟庆祝
反讽意味
传统陶艺
陶艺家
当代陶艺
陶艺界
陶瓷专业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中期,艺术家徐一晖来到景德镇,创作了一批具有"艳俗风格"的陶瓷作品《红宝书》(1994年)、《快餐》(1998年)《美元》(2000年)等。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传达了艺术家对自己、对当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夹杂着调侃、无奈、暧昧等诸多复杂情绪的体验和思考。作为中国当代"艳俗艺术"的代表,一般认为是徐一晖开启了景德镇陶瓷介入当代艺术的大门。人类文明史上有这种现象,某个领域的革新或进步,常常由一个外
-
沿袭与创新:景德镇近代陶瓷教育研究
-
作者:
孔铮桢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师徒制
学堂
近代陶瓷教育
民族性
-
描述:
通过梳理景德镇近代陶瓷教育的发展脉络,总结出师徒传承制在古代陶瓷技艺的传授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思想文化、生产方式和经济模式等现实条件发生改变之后,这种教育模式势必会为更先进的学校教育取代,不过,这种取代并不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在沿袭的基础上创造出更科学、更有序、更务实的教育体系,这种沿袭与创新实际上正是景德镇陶瓷教育民族性特征的一种具体呈现。
-
体验景德镇
-
作者:
黄小平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市场
文化旅游资源
文化血脉
匣钵
陶瓷文化
瓷都
古窑址
城市雕塑
瓷业
当代陶瓷
-
描述:
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 7 0 0多年的制瓷历史留下了大量古窑址、作坊、瓷石矿、民居、水运码头以及瓷业习俗等,它们星罗棋布分散于城市每个角落、融于文化血脉中,当代不断涌现的各
-
景德镇陶瓷学院大学生创意集市在京开市
-
作者:
《景德镇日报》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京天坛
体验者
日至
景德镇陶瓷学院
视觉盛宴
产业基地
古瓷
时尚魅力
艺术品交易
当代陶瓷艺术
-
描述:
由北京天坛艺术馆与景德镇陶瓷学院共同主办的"瓷华正茂——景德镇陶瓷学院研究生作品展"于7月12日至24日在北京天坛艺术馆开展。"景德镇大学生首届创意集市"于7月12日至18日同步开市。此次"瓷华正茂——景德镇陶瓷学院研究生作品展"以"扬陶艺文化,展瓷华风采"为主题,采用"展览展示"与"创意集市"并举的方式进行。旨在"传承景德镇千古瓷韵,打造陶瓷艺术产业基地",搭建"传承?创新?开拓?推广?营销"等多元化的文
-
近十年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述评
-
作者:
任华东
黄文卿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文化保护
保护系统
现代陶艺
古窑
物质文化遗产
十年
传统手工艺
瓷业
景德镇陶瓷
手工技艺
-
描述: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正式命名并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五项基本内容,"传统手工艺"名列其中。由于陶瓷手工技艺的创造和传承(主要是瓷器)是中国人的发明且曾在世界独领风骚两千年之久,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他国观照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角和中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之一。2006年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陶瓷手工技艺"位列89项传统手工艺制作之
-
赵强的红云与青波
-
作者:
硕宇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型作品
中国陶瓷
赵强
陶艺家
美学理念
现代陶艺
上海东华大学
公共空间
利坯
陶艺界
-
描述:
走进景德镇,但最终要走出景德镇——这是陶艺家的清醒认识。陶艺家未必出在景德镇,就像紫砂大师并非要从宜兴走出。身居闹市的上海东华大学教授赵强就是一位陶艺家,他的大型作品早就进入建筑和公共空间,成为现代陶艺和建筑环境融合的典范。同时,赵强本着推动陶艺进入人们日常空间的追求,也积极进行生活器物的设计与制作,而作为纯粹观赏的陶艺作品也成了他美学理念的忠实体现。这几天,一个名为《墨
-
当代陶瓷艺术审美与创新
-
作者:
金敏
吴丹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瓷
陶瓷器
现代陶艺
陶瓷绘画
表现艺术
景德镇陶瓷艺术
陶艺界
颜色釉
秦砖
当代陶瓷艺术
-
描述:
从原始社会的陶器算起,我国陶瓷器生产的历史至少也有八千年,在这个时间长河里,尽管品种有消长、产量有起伏、质量有优劣、产区有转移,但是陶瓷器生产始终绵延不断,而且日益进步。本文着眼传统景德镇瓷画流变,讲述当代陶瓷艺术审美与创新。作为艺术与科学的结晶,陶瓷从一开始就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无与伦比的角色。人们在新石器彩陶时期就已经有了纯粹表现艺术美的能力,陶瓷绘画从此在中国的艺术史上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新石器以后陶瓷绘画突然衰落,仅有相继出现的秦砖、汉瓦、陶俑、
-
反思当代陶艺所处状态专访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
-
作者:
马莎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才支持计划
景德镇陶瓷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政府津贴
当代陶艺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雕塑系
-
描述:
1962年出生于江西,198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系,1983年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1988年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艺委会副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特聘雕塑家。1992年起获国务院"政府津贴",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自公元12世纪大学从欧洲诞生起,历经800年的传承与演变,高校仍然是带动整个社会以及时代发展的驱动力,产学联盟的成功
<
1
2
3
...
5
6
7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