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非陶不可——对陶瓷材料的思考
作者: 朱洲钒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作品   陶艺作品   形式特点   陶瓷材料   陶瓷雕塑   材料特性   陶艺家   现代陶艺   艺术语言   材料表  
描述: "非陶不可"是关于陶瓷雕塑材料研究的课题,研究的是陶瓷材料在陶瓷雕塑创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探索陶瓷雕塑艺术语言形成的必然性原因。现代陶艺的发展历程尽管表现作品层出不穷,表现形式不一,但源于材料,以材料为表现根本的物质决定论始终没变。材料的特性使得陶艺作品结构形式具有和材料特性相对应的艺术特征,形成了陶瓷艺术语言的形式特点,特有的艺术语言形式特点则给人以特有的美感。现代陶艺的开端到今天,无论是在何种艺术思潮的影响下,它都是在以材料表达陶艺家
精品陶艺亮相2012深圳文博会
作者: 卢魏   段玉洁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与艺术   文化传播   陶艺家   传统陶瓷   美术学院   当代陶艺   精品   作品   清华大学   深圳  
描述: 深圳深清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文博会的这次展览活动,邀请了中国陶瓷艺术最高学府的教授及新锐们的作品参展。展览期间,广东陶瓷协会会长陈衡、中共醴陵市委副书记罗绍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坚义,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熊辉、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雕塑大师聂磊、深圳市游艺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大卫、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布吉支行张旭华行长、中国银行深圳分行上步支行刘立军行长等参观指导。
现当代陶艺系谱
作者: 周光真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风格流派   相结合   陶艺家   当代艺术   陶瓷绘画   系谱   当代陶艺   后现代艺术   流派风格  
描述: 每次现当代陶艺展览中多元风格的作品可能都会让观众看得眼花缭然,每次现当代陶艺拍卖预展中形式多样的作品可能会让收藏家们茫然失措。现当代陶艺是一个很大的范围,种类繁多,风格流派横跨于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之间,是普通绘画与雕塑等视觉艺术门类难以相比拟的。现当代陶艺的系谱与分类可能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课题。由于陶艺作品的形式内容,流派风格,工艺技法,主题思想,相互交叉重叠
山外山―浅论温•赫比的陶艺意象
作者: 韩亚明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东方   陶艺   绘画   古代陶瓷   意象  
描述: 美国陶艺家温·赫比(Wagne Higby)近年频频出现在中国陶艺专业书籍杂志及网络上。其颇具东方情味的一系列山水题材作品,有他乡遇故知般的亲切。执教于美国纽约阿斐德陶瓷学院的温·赫比教授,1969年开始研究东西方古代陶瓷传统,致力于一种介于绘画和雕塑之间的陶艺探索,并将作品的意境定位在东方山水意象的表达。这个颇
浅议德化陶瓷文化的特性
作者: 林建胜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史   德化窑   阶级窑   现代陶艺   陶瓷文化   何朝宗   龙窑   窑口   世界陶瓷   历史文化积淀  
描述: 德化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而又十分独特的地位。本文拟就德化陶瓷文化的特性,提出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德化是中国乃至世界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西周时期,德化就开始烧制原始瓷,是中国最早烧制原始瓷的窑口之一。唐代,德一、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
论中国人物瓷画的现代意识
作者: 李熙寰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珠山八友   当代画家   钟莲生   釉上彩   艺术作品   陶瓷绘画   中国人物画   艺术语言   古彩   当代陶瓷艺术  
描述: 当代中国陶瓷绘画中,人物画发展何去何从一直是当代画家们思索的问题,传统陶瓷人物绘画的辉煌都已成为历史,只有超过前人和古人,才能延续和发展,建立新的现代意识是发展和改良陶瓷人物画的主要途径。随着时代发展,中国人物画与陶瓷这一特殊材料结合,必须有着丰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才能把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陶瓷是一个讲究的工艺,如果没有工艺,那么陶瓷是一个讲究的是工艺,如果没有工艺,那么陶瓷和一般的绘
谈古代青瓷、黑瓷和白瓷
作者: 强夫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中国   制作   古代陶瓷  
描述: 在元明时期彩瓷(包括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和五彩、粉彩等釉上彩)形成了制瓷业的主流之前,我国历代制瓷业仍以青瓷、黑瓷和白瓷为主,尤以青、白两瓷占据着南北地区制瓷业的统治地位.从商周时期发明的原始瓷始,就孕育着东汉晚期青瓷的诞生,而同时,青瓷的栾生姊妹黑瓷也出现了.原始瓷的发明是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发现并利用的烧制白陶的瓷土(或高岭土)、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烧制印纹硬陶的烧制工艺技术的提高和窑炉的改进及釉的发明分不开的.东汉晚期的青瓷在胎:釉及烧成温度上均已达到了瓷器的标准,标志原始瓷已走向成熟.
陶瓷山水创作感悟
作者: 余新华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笔墨技法   艺术对象   独特体验   传统技法   山水精神   格尔尼卡   艺术面貌   人文理性   艺术形式   当代陶瓷  
描述: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养一方文化的灵性。所以与中国画同源的瓷画创作讲究体悟,体悟的基础是艺术家的自我丰富,注重个性特征的人文感受,尤其是粉彩山水创作。山水这种自然的原本属性,注定体悟的本性是画家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体验,体悟的极致是绘画中体现深刻的人文理性。表现在粉彩山水创作中,是对山水精神的深刻思考和理性认识。对于描绘自然的艺术形式,西方人称之为“风景”,中国人称之为“山水”,当代陶瓷山水似乎是一个中西合
邹晓松的陶瓷情怀
作者: 童福萍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现代陶艺   绘画理论   工艺美   陶瓷艺术   作品   陶瓷美术   祖父   粉彩   景德镇陶瓷  
描述: 中国的禅境一直讲究处处流白,讲究不着一言;绘画理论也说:"计白以为黑"。邹晓松笔下偏偏处处补白,满得快溢出来,觉得他太由着性子,将画面布得那么满,各种风物在器物上一直蔓延、蔓延、蔓延……那种对于线条、设色、釉面、美态的挥霍,简直到了奢侈的地步。一开始会担心月盈则亏、泼洒太过,大着胆子接触,竟不自觉地加入,身心愉悦起来。也许这些是邹晓松的一场小小图谋,极尽材质之美、工艺之美,要重返的是传统粉彩的淡、细、匀、柔、俏。
洗脱畦径 朗轩高妙王隆夫及其《村口话桑麻》瓷板画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彩瓷   六十年代   现代陶瓷   秋季   拍卖公司   投资市场   陶瓷美术   推出   粉彩  
描述: 继嘉德拍卖公司首次推出现代陶瓷春季拍卖会之后,在全国各陶瓷产区及艺术品投资市场引起强烈反响。据悉,定于九月下旬举办的秋季拍卖会上,将推出现代粉彩瓷。其中《村口话桑麻》等一批产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的瓷画作品,有可能成为重头戏。
< 1 2 3 ... 20 21 22 ... 46 47 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