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屈原(雕塑)
作者: 付孝勇   来源: 三峡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作品   文学作品   文学   诗词  
描述: 屈原(雕塑)
宗鄂画 顾国强诗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诗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作品   文学作品   文学   诗歌  
描述: 彩林与海子 莽莽彩林 深浅相间 在风中舞蹈 伸张 海子在暖色抚慰下 蓝得更裸露 奔放的彩林闪着激情 剔透的海子含着温润 五彩林声 淡淡的水雾笼罩着森林 手挽手的树木爱在深秋 尽情诠释着色彩的性格 神灵之鸟儿唱着古老的歌谣 羌族女子钟爱藏族男儿 幡上真经洗涤灵魂的浮尘 这里所有的生命 像出生时一样干净 乌镇的回忆 水乡是发黄的线装书。 深刻 厚重 翻开每一页 都那么宁静 恬淡 外界 烟囱高举着繁荣 这里 圣水泛着荷香 美德是一盏传统的灯 照亮了一代又一
行香子·游上海世纪公园(外二首)
作者: 金嗣水   来源: 诗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作品   文学作品   文学   诗词  
描述: 化径蜿蜒,溪水潺谖。镜天湖、游艇扬帆。波光云影,五彩斑斓。正鸟儿翔,鱼儿跳,蝶儿炊。 惊涛虹舞,铁马磁悬。明珠塔、高耸连天。滨江彩绘,世博新同。喜龙腾跃,民安乐,梦初圆。
清晖工笔重彩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作品   《冬季成熟的野果》   艺术作品   绘画艺术   艺术形式   油画  
描述: 清晖工笔重彩
何森 恒定与挣扎
作者: 刘珏欣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作品   内心   恒定   西游记   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   古画   东方艺术   和谐   油画  
描述: 一角古亭、几绦垂柳,伴着石山兰草。13米高的今日美术馆大展厅通体刷黑,园林散落其中。追光柔软地落在巨大的山水画幅上,甚至让人忘了光源,错觉那是画布后透出的亮光。 个展“对月”铺展着何森6年来的34件新作:用油画描摹和重新创作的中国传统古画,有历史上的大画家马远、徐渭、唐寅,也有《西厢记》、《西游记》连环画。27件1992年到2005年的历史作品也同时登场。 参加过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太极世界》占着一整面墙,50枚华丽各异的巴洛克式小画框,框住鲜艳的团团色块。凑得很近才能看清,厚重的颜料上有花草山水,似乎浅浅刻进去。何森知道,许多匆匆走过的人看不到这些用狼毫小笔细细勾勒的痕迹。“他们以为这就是画框和一块块颜色。有时我想这是不是时代的悲哀?如果人们能静下心来,可能会发现很多匆匆走过时看不到的东西。” 女孩•玩具•烟 转向传统古画之前,何森最受欢迎的画作是“女孩”系列。先是没有眼睛的女孩,冷冷地坐着躺着,皮肤有着石膏般的质感。之所以没有眼睛,是想“体现那种把人一下推开的距离感”。几年后,女孩们有了眼睛,因为何森想更不露声色地传递那种冷漠和距离。
青花瓷瓶
作者: 史雁飞   来源: 快乐青春(绝妙小小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作品   文学   《添水·放水》   大爱无痕  
描述: 青花瓷瓶
侧耳倾听,流光低吟:美国当代作家珍妮弗•伊根访谈
作者: 保罗·维迪奇   廖白玲   来源: 译林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时间   普鲁斯特   写作   故事   追忆似水年华   纽约时报   演示文稿   当代作家   小说   珍妮  
描述: 珍妮弗•伊根(Jennifer Egan),1962年出生于芝加哥,20世纪70年代在旧金山长大。她到那里的时候,60年代气数已尽,只有挥之不去的残余吸引了这个女孩敏锐的双眸。在一篇文章中,伊根写道:“昏头昏脑的嬉皮士,戴着五彩缤纷的帽子,在金门公园里击打着小手鼓,空气中飘荡着大麻和熏香的气味,城市有一种深深的静默,就好像在头部受到重重一击后正慢慢地苏醒过来。我几乎能够听见我错过了的狂热游行的回音。”旧金山的遗产、迷幻摇滚乐和离家出走的青少年,成为伊根新书《恶棍来访》(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中几位人物的构思来源。这部出色的作品精巧地编织着作者对时间、记忆、流行文化和生长在美国的危险等问题的思索。 为写小说,伊根常就某些话题进行调研,而她的许多新闻报道便是出自于这份好奇。伊根以动人的笔触描写了纽约时尚界的少女模特、躁郁症患者、同性恋青少年的秘密生活、卖弄风情以及网上约会一族的性与猜忌。这般使人着迷的描绘为《恶棍来访》的小说人物塑造提供了详细资料。伊根的创作糅合了敏锐的社会观察、复杂的情节结构和细腻的人物刻画。 初春一个温暖的早晨,我来到伊根在布鲁克林格林堡的家。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