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雕塑生命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人性   文人艺术   艺术家   传统观念   反思   创作   汲取营养   作品   艺术空间  
描述: 今天,当我们再次说起田世信,说起这位中国现代雕塑诞生的先导之一、被誉为中国雕塑界承上启下之人物……时间和年纪,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话题。 迄今为止,田世信从未以一个“长者”自居,更未以“功绩”自封,直到今天,田世信仍在大刀阔斧地改变自己的创作面貌,寻索新的语言、材料或是有更多可能性的着眼点,而唯一未变的,恐怕就是他对雕塑的执迷,对职业的尊重,对艺术追求的纯粹与不懈。
雕塑的界限(二)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人性   文人艺术   艺术家   传统观念   反思   创作   汲取营养   作品   艺术空间  
描述: 大雕塑概念 现成品,影像,装置,建筑,行为艺术等都可以理解为雕塑概念的外延,雕塑是依托于物的空间艺术,现成品,影像,装置也都是物的不同体现,雕塑到底的外延有多大,这些门类再加上雕塑的因素就会产生不同的艺术,不同的雕塑,这就是扩展了雕塑的界限。雕塑的发展史也就是雕塑的界限的扩展过程。 雕塑的扩大意义,脱离开不再依附于建筑艺术的形式,和独立的架上雕塑的概念,雕塑的概念是可以扩散到很多其他艺术媒介里的,装置艺术,影像艺术,和生活中现成品,还有行为艺术,舞蹈艺术等人物造型艺术都可以包含雕塑,或者说是雕塑意义的拓展,用雕塑思维也是可以解释这些门类的艺术的。
成于三——读田世信的雕塑作品
作者: 彭峰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人性   文人艺术   艺术家   传统观念   反思   创作   汲取营养   作品   艺术空间  
描述: 对于田世信的雕塑和行事风格,我早有耳闻。遗憾在中央美院代课十余年,没碰到机会当面请教。我第一次认真研究田世信的作品,居然是源于一场风波。2008年秋冬之交,北大光華管理学院新楼前安放的两尊雕像引起了轩然大波。我对作为城市景观的雕塑向来不感兴趣,自然也就没怎么在意。后来争议越来越大,说老子有多么难看,蒙古人有多么雷人,这才引起我的兴趣。
田世信雕塑艺术略论
作者: 邓平祥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人性   文人艺术   艺术家   传统观念   反思   创作   汲取营养   作品   艺术空间  
描述: 中国当代美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演进,已经呈现出了多元的格局和相当的规模。艺术家在东西方文化的涤荡之中经过了痛苦的蜕变、艰辛的探索、勇敢的试验,将中国的当代艺术推向了继本世纪初的20年之后的又一个20年的兴盛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各种艺术风格流派和艺术观念的消长沉浮反映出了时代的精神走势和文化变革。
什么是雕塑?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人性   文人艺术   艺术家   传统观念   反思   创作   汲取营养   作品   艺术空间  
描述: 什么是雕塑?这是一个在今天必须被回答的问题,如果对这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不做回答,就等于说我们的艺术知识和思维能力存在欠缺。 表面上看,我们都能明白一点雕塑是什么,但真正纠结起来,并不见得很清楚,这可以由我们的现有雕塑创作现状反映出来。 对雕塑的理解至少有三个层面:社会的一般认知,以为雕塑就是雕个人像、塑一个动物的形像,就算做雕塑了,它受到社会需求的制约,或者说是受到甲方的要求。我们经常在街头、街区里看到那些恶俗不堪、怪状连连的东西;或者在一些公园、机关里看到那些表达崇高理想的东西,如顶个球之类的。
翼:全国青年雕塑家优秀作品展 暨 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惠安站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人性   文人艺术   艺术家   传统观念   反思   创作   汲取营养   作品   艺术空间  
描述: 11月9日,在福建省鼎立雕刻集团惠女广场,一场主题为“翼—全国青年雕塑家优秀作品展暨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惠安站”的开幕仪式活动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雕塑学会、惠安县人民政府、雅昌艺术网联合主办,中国雕塑学会沙龙、惠安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福建省鼎立雕刻集团承办,南通中心美术馆协办。 此次展览共展出48位中国青年雕塑艺术家的96件作品,其中有7位惠安本土的雕塑艺术家王向荣、孔武战、蔡建晓、张文山、陈玉坤、潘德春、张振雄的雕塑作品入选参与展出。
Hi艺术中心开幕首展:新雕塑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人性   文人艺术   艺术家   传统观念   反思   创作   汲取营养   作品   艺术空间  
描述: 6月28日, Hi艺术中心正式落户恒通商务园B36艺术大楼,一场名为“新雕塑”的年轻雕塑家作品群展于此开幕。 Hi艺术中心整合了包括Hi艺术媒体、玉兰堂画廊、hi小店、Hi21新锐艺术市集等多方资源,参展艺术家包括UNMASK、王郁洋、史金淞、卢征远、郑路、李晖、张弱、颜石林、闫磊、杜春风、金釹、李鑫宇、吴大伟、李伟&刘知音、候雯。
“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亮相央美美术馆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人性   文人艺术   艺术家   传统观念   反思   创作   汲取营养   作品   艺术空间  
描述: 尽管由于展览计划的扩充而将原定于去年11月份开展的时间调整为今年的9月7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依然是这个秋天北京最值得期待的展览之一。 博伊斯在世界乃至中国有着非常持久的影响和艺术史价值,作为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西方艺术家之一,他超越了杜尚而成为二战之后艺术转型的关键人物和代表人物。
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人性   文人艺术   艺术家   传统观念   反思   创作   汲取营养   作品   艺术空间  
描述: 2014.05.16-2014.08.31 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深圳馆(广东·深圳) 此次双年展聚焦于这样一个时刻,即当观众的参与无法成为艺术作品质量的保证时:参与本身不再是目标,它既不充分也非必要。因此,“后参与”这一概念所要讨论的,与其说是参与性实践的消失,倒不如说是其早已被广泛认可并成为当代艺术常用手段之一的这一事实。
成人艺术
作者: 乔宜男   来源: 报刊荟萃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体   走向   审美冲动   成人艺术   中国艺术   西洋绘画   绘画艺术   青年人   中国画   审美层面  
描述: 37岁是许多西画大师的命坎,拉斐尔、卡拉瓦乔等在37岁结束了生命。近代油画大师梵高在37岁时用手枪向自己的胸膛开了两枪。他们都是在这个年龄达到了艺术的顶峰而走向了生命的终点。但37年的时间对国画而言是连起步的门槛都不会跨过的。齐白石57岁开始衰年变法,90岁达到艺术的辉煌,八大山人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