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飞翔的鸟——现代雕塑大师布朗库西
作者: 钱正坤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发明创造   雕刻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大理石   布朗库西   艺术史   人类认知   现代雕塑  
描述: 想象力是创造的“母亲”。人类把自己的想象力转化为一件可看、可触、可感、可听的实体时,艺术就诞生了。伟大的艺术作品是这样,伟大的发明创造也是这样。目前从发现的艺术作品看,人类最早的艺术作品是雕塑,这可能是雕刻比绘画更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自从人类第一次在石头上刻下人类自己的形象后,艺术史上便留下了人类认知自己的历史年轮。或许在人类从地球上消失后,雕刻仍然存在——这,正是雕塑的魅力。如果把雕塑分为二类:第一类是模仿世界万物的,那么第二类就是人类凭借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的创造。布朗库西就是属于这第二类的艺术家——因为人们在他
从人到猿:刘若望雕塑艺术的哲学意味
作者: 田青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红   哲学意味   进化论   思想轨迹   表现形式   音乐艺术   雕塑家   人类认知   作品   雕塑艺术  
描述: 把雕塑艺术称为"凝固的音乐",把音乐艺术称为"流动的雕塑",似乎已经是老掉牙的比喻了。但我一直认为,无论是雕塑还是音乐,也无论是其他的任何艺术,假如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甚或有一点哲学的意味,这才称得上是艺术的至境。当然,艺术与哲学是人类认知世界、表述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智慧表现形式,哲学的高度抽象与理论性和艺术的直观与感性似乎截然不同。但也正因为其不同才使艺术与哲学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有了互为参照与超越自己的可能。在刘若望的雕塑作品里总有一丝哲学的意味。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是在798那个小小的广场。那天,我应邀去参加另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