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对话理查德·迪肯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英国雕塑家,1987年透纳奖(Turner Prize)获得者理查德·迪肯(Richard Deacon)自2月5日至4月27日在泰特不列颠美术馆(Tate Britain)举办个展,他的雕塑以巨大、抒情开放的形式而著名。在长达四十年的职业生涯里,理查德·迪肯运用的材料十分广泛,从薄木板、聚碳酸酯到皮革、布和粘土,这些材料全部出现在此次的展览之中。
田世信 本土文化的精神诉求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田世信曾经对传统工艺在现代雕塑中运用的各种可能性进行过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从对贵州民俗的刻画到历史性题材的转变,均显示出他独具特色雕塑语言的形成和人文主义情怀的表达,对现实生活和历史民族民俗的关注始终成为艺术创作的思想主线。同时,他又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创作原点,使其作品具有表现性和象征性的意义,从而更好地传达内心真实感受。
傅丹 概念与诗意并存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4月30日,北京林冠艺术基金会带来了丹麦年轻艺术家傅丹(Danh Vo)的作品《我们人民(局部)》。“我们人民(We The People)”是1787年美国宪法的开头语。美国自18世纪末以来一直被视作自由与民主的国家,而象征自由的标志性雕塑无疑是矗立在纽约市南边的自由女神像。它由法国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Frederic Auguste Bartholdi)设计并建造,于1886年完工,并早已成为移民到达应许之地时瞭望的地标。
李洪波对于“纸”的双向思考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李洪波幼时喜欢画画,总是找些感兴趣的东西描摹。正式学习绘画后,即开始了对石膏教具的专业写生训练,此后历经中学、大学,这些教具依然是他主要描绘的对象。静态的石膏教具,对于李洪波来说无论如何描绘或者摆布都没有声息。在面对静止的“教具”时,他体会到了当下的造型艺术和过去的造型艺术已经发生了变异,所以,他在以欧洲大师的雕塑为原型进行临摹的同时,也加入了他个人对于雕塑和形体的理解。
王春辰 空间的拓展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I ART:你如何看待当代语境中雕塑与装置的关系?王春辰:我把雕塑和装置看做一个整体,它们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是空间的、立体的,都是结构性的物。如果要把这两者做一个简单的区分的话,装置作品可能更不倾向于去塑造一个形体,而是倾向于把很多物品放到一起。装置作品是与具体的环境、空间有关,很多装置作品都是随着展览的结束而消失,不具有保留性,这就决定了装置的特殊性。
向京 对人性内部世界的观看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向京的雕塑作品并不是肖像,也不是现实生活中任何场景的投射,正如她经常强调的那样,“真实比外在更重要”,她的作品是一种呈现,是个体与世界的媒介,呈现了自己思考过的一些有意义的东西,无论雕塑的外壳是什么,都只是艺术表达的外在依托,其本质上是回归安宁与平静,是对于内在性问题的思考。向京把带有模式化的思维模式称为“归入抽屉”,正如不喜欢被归类为“关注女性自身的艺术家”一样,她也不喜欢别人用模式化的思维解读自己的作品。
“开关”差异中的平等与自由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2014年6月28日,《开关》在西安当代美术馆拉开帷幕,这是自建馆以来的第一次大型当代艺术展。此次展览由张兴策展,展览邀请包括左小祖咒、何云昌、毛同强、孟煌、景柯文以及西安本土年轻艺术家共33位。共展出由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综合材料等多种样式组成的作品130件。展览强调艺术家在身份,年龄,职业等方面的差异。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 将世界变小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设计鬼才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1977年生于荷兰的代尔夫宰尔,荷兰概念艺术家。幽默,灵感,极大的影响力是他作品的特点。霍夫曼的雕塑通常都非常巨大,每一件作品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2007年完成的《大黄鸭》(Rubber Duck)为例,其高度就达到了二十六米。
码头上的艺术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纽约一年一度的艺术盛事——军械库艺术展原名为国际现代艺术展览会(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Modern Art)。因最初于1913年在纽约市第69兵团军械库举行而得名。展览会的举办由美国画家与雕塑家协会构思策划,原本仅选择美国艺术家的作品参展,后来加进了欧洲现代艺术派别的作品。
自然实验室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希拉·沃克利(Shelagh Wakely, 1932-2011)是英国装置艺术的先驱,一位极具实验性的艺术家,她所应用的实验形式除了装置外,还涉及了雕塑、水彩画、素描、版画、摄影、视频等。她于2011年离世,为了纪念其经久不衰的艺术成就,在挚友巴西艺术家通加(Tunga)的协助下,伦敦卡姆登艺术中心为她举办了这次的全面回顾展“窗外的风景”。
< 1 2 3 ... 7 8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