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亭】搜索到相关结果 17 条
-
女神“变脸”校董
-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海故事博览(作文素材)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旁边
发现
塑像
兰亭序
越王勾践
春秋时期
败笔
雕塑
西施
苏州
-
描述:
在西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内,竖立着女蜗和雅典娜的雕塑,不过两尊雕塑的面部却被创作者换成了该校两位女校董的脸.“校董成了女娲和雅典娜”,照片被发上网络之后,网友们大呼“雷人”. 根据网友贴出的照片,“雅典娜”雕塑通体白色,右手持金色法杖,身披西式长袍,但其面部则是一张亚洲女性的脸.
-
DC炫特区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学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巾
学生
大学
公用电话亭
使用率
巧克力
图书馆
摄氏度
特区
梦游
-
描述:
梦游仙境克罗地亚艺术大学的学生们在零下12摄氏度的环境下,用250公斤的巧克力打造了一组"爱丽丝梦游仙境"雕塑。据说,当作品展出结束,谁能压碎,并抢到巧克力,就能把巧克力带回家。
-
志斌带你看川美:形式麻辣 观念醇厚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大学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巾
学生
大学
公用电话亭
使用率
巧克力
图书馆
摄氏度
特区
梦游
-
描述:
推荐人:昌志斌 四川美术学院2009级设计史论学生 在彼得·海斯勒的《江城》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令人印象很深:“在我认识的中国年轻人身上,通常会有这样的计划和安排,在爱情、政治或其他事情上,他们都是实用主义者……”——难道真是这样? 临近毕业,因为工作与出路问题不断焦虑以至于茶饭不思无心作品的同学不在少数,然而,也有不少的同学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甚至倾其所有地投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对于这些为了某个内心愿望怀揣梦想的同学,我个人充满敬意。 但在我看来,这些年艺术类专业院校的毕业展总体上趋于雷同,你无法再通过一系列的作品来判断这是哪个学校的作品。对形式的模仿和观念的单一,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迷失了自己对于艺术或者创意本质的追求。如何跳出毕业作品的模式化是当代艺术类院校学生要做的大课题,新的一年就该有一个大面貌的翻新,每个学生作为个体都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点,这是最基本的艺术态度,也只有在这一个基点上才能看到中国年轻艺术家或者设计师的未来。面对四川美术学院的庞大毕业展,我还是能找到属于它的感觉,它就是一种形式上的“麻辣”,观念上的“醇厚”。此次我推荐的毕设作品以雕塑系为主,四川美院作为主打艺术造型类为主的学校,雕塑系的作品质量最高也是最有看点的。
-
《兰亭序》与陶瓷书法创新
-
作者:
汪春麟
冯腾
陈静宜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书法
《兰亭序》
陶瓷工艺
创新
-
描述:
本文介绍了《兰亭序》艺术成就,着重叙述陶瓷书法作品表现形式,最后结合陶瓷工艺,通过一件具体作品将《兰亭序》与陶瓷书法的创新进行详细阐述。
-
清江文庙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雨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昆曲
园林
青花瓷
牡丹亭
弹唱
吴语
评弹
姑苏
观众
拙政园
-
描述:
自古国人崇尚学识,须知孔子和文庙息息相关,文庙孔庙遍及中国城乡。读书学习是苦事,用功还不够。孔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意惊天。学和思须齐头并进方能成才。文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 文庙又称孔庙,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孔子和推广儒家教化而兴建的重要礼制性建筑,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据史料记载,明代全国就有府、州、县三级文庙约1560所,清代则增至1800多所。 但现在很多文庙已不仅仅如此了,比如我现在生活的这个城市的文庙,除正门有个孔子雕像和其后的大成殿外,已找不出一点历史人文景观的气息。按说这一大片仿古建筑在前有楚秀园后临里运河且又在市中心的风水宝地,无论怎样都该风生水起。很遗憾,这里的景象久不见起色。几年前开发商大举进场,也曾信誓旦旦,说要把这儿搞成苏北最大的古玩市场,也曾有文人墨客相聚一堂策划一些看似和文庙相关的各式庙会,年节什么的,不知为什么,响声落处就是一片寂寥。现在真正成了杂物旧货市场了。花草鱼虫、前门开洗脚房、后门开车行,卖中草药的、开茶馆牌室的、各色人等。一些外省的贩夫走卒们开车而来,从车上搬下成捆的名人字画、成堆的古钱币、满地的唐宋元明青花、古玉满眼、明清家具满目,摊主多以通晓古今无所不知之态度挽行人之脚步。
-
好雨时节醉绍兴
-
作者:
王远昌
来源:
西南航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酿酒
江南
保留
女子
书法
兰亭
鲁迅
乌篷船
绍兴黄酒
社戏
-
描述:
我几次去绍兴,为之动情的是今年3月当春的绍兴,细雨和雾气缭绕。大多长居北方的人,厌烦江南春季里阴雨连绵的日子。其实不然,江南诗情画意就是在这样日子里释放飘逸。赤脚摇着乌篷船的船夫,撑着五彩油伞的女子,都在柔柔细雨中活力迸发。绍兴保留下来有10610座古桥,行人较多的桥头大多有酒馆,走累
-
东方美学影响下中国文人油画的意境追求:《戏剧人生》油画创作谈
-
作者:
王诗群
来源:
美与时代(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具象
《牡丹亭》
超现实
东方美学
中国戏曲艺术
敦煌壁画
戏曲人物
油画创作
中国油画
-
描述:
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必然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中国,一直以来油画总是打上西方舶来文化的烙印,但是,油画从西方出发,向全世界发散,进入中华民族的疆土,要想生根发芽就必然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化和影响。中国文人油画区别于西方油画之处就在于它具有抒情传统,其精神和最高境界在"神韵"。而中国戏曲艺术具有瑰
-
徐悲鸿与油画艺术
-
作者:
李强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书》
《书》
亭桥
江苏宜兴
油画家
油画艺术
中西绘画
田横五百士
底层社会
中国油画
-
描述: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屺亭桥镇人。六岁跟随父亲读书识字,九岁就学完了《诗》《书》《易》《礼》《四书》《左传》,之后便开始学画,十岁时就已能给父亲的画作敷色,并为乡亲们写春联了。十三岁
-
韩景生油画艺术特质与成因浅析
-
作者:
林建群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柏亭
油画艺术
韩先生
艺术特质
上海美专
成因浅析
景生
中国美术馆
中国油画
-
描述:
我和韩景生老先生比较深入的接触是在1987年共同参加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油画展的那段时间。尽管韩先生在1945年就离开了他工作过9年时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但是哈工大建筑学院所有画画的师生都以韩先生的艺术造诣和人品为榜样,并为之自豪。1987年我37岁,韩先生75岁,在备展,送作品,参观展览及
-
百戏之祖(一):从昆山起源的昆曲
-
作者:
陈益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昆曲
东方文化
牡丹亭
魏良辅
昆山腔
演出
昆剧
汤显祖
百戏
苏州
-
描述:
百戏从头说 一个繁体的汉字“戏”,左边是虚,右边为戈,它形象地说明了戏曲艺术最初是一种模仿现实生活——狩猎、渔耕、战争、宗教等等的娱乐。娱乐,作为人性本能的需求,与生俱有。 戏剧的源起,来自于原始人类的艺术性创造,这种创造往往带有宗教信仰的特征。审美意义上的戏剧的出现,则需要经历一个逐步转移的漫长过程。人类幼年期的娱乐,与我们童稚时代的玩耍嬉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到了以舒解筋骨、平衡心理、陶情冶性为目的,乃至需要从中获得思想教益时,人们的娱乐才进入了自觉的层面。 在悠远绵长的中国文化史中,“百戏”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的。最早提到百戏的,是《后汉书·安帝传》:“乙酉,罢鱼龙曼延百戏。”这里的百戏,指的是“各种各样的戏”、“百戏”来自民间,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杂技表演,又称“散乐”。它是从秦汉时期逐渐兴起的,到了汉唐时期,随着西域的胡乐杂技传入中国,民间百戏有机会吸收外来文化,使表演艺术更加丰富多彩,技巧也不断提高。 我们从汉代的绘画雕塑遗存中,可以看到宫廷宴乐百戏演出的浩大场面,想象当时热烈的情绪氛围和强烈的感官刺激。当时,宴乐百戏已经成为人们文化娱乐生活中最普遍最流行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