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交谊】搜索到相关结果 22 条
-
明月前身—拓成于《沈氏研林》之前的《鸣坚白斋砚谱》
-
作者:
焦傲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唱和
吴昌硕
明月
诗
沈氏
交谊
-
描述:
沈汝瑾(1858~1917年),字公周,因喜砚而号石友,自嘲少时资质鲁钝,别署钝居士,室名篴在明月楼、月玲珑馆、师米斋、鸣坚白斋,江苏常熟人。诸生,不仕。沈石友工诗善书,精篆刻,富收藏,与吴昌硕交谊
-
青年跳舞问题的探讨
-
作者:
许妙廷
来源:
当代青年研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团组织
五十年代
交谊舞
青年
集体舞
自娱性
形式美
欣赏性
舞蹈工作者
跳舞
-
描述:
,可供群众自行娱乐。青年与自娱性舞蹈(指集体舞、交谊舞)的问题,即:青年跳舞问题,多年来在我国一直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跳舞究竟是文明的产物还是堕落的象征?青年要求跳舞是否合理?
-
承载名士交谊的印章
-
作者:
鲍屯生
来源:
徽州社会科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士
朱文
印章
交谊
-
描述:
这枚朱文“云巢”印,印面纵、宽各1.6厘米,通高4厘米,印面疏密有致,虚实处理尽显“吴带当风”,用刀娴熟潇洒,布局如行云流水,有通灵感。浅浮雕菊花纽,左侧阴刻三行十七字行楷边款,署款“徐三庚刻贻云巢先生教,戊子(1888)午月十一日”。
-
青春如你,要为自己的生活备份
-
作者:
夏苏末
来源:
时代青年(哲思)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交谊舞
青春
生活
宿舍
编织袋
文学社
姑娘
备份
-
描述:
,就是拍拖,而L兼任两份工作还入了文学社、书协、记者站和交谊舞协会。普遍印象中,热衷参加社团的姑娘,是活泼玲珑的,但L不是,她沉静寡言,态度温和,没有一丝侵略性,以至于常常让人忽略她的存在。可就是这样一个姑娘,做了各种让人羡慕又嫉妒的事。
-
交谊舞会 忘情森巴舞
-
作者:
王扬
来源:
潇洒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交谊舞
银河系
性感
充满
离心力
人与人
香水
共同创造
节奏
旋转
-
描述:
所有的庆祝派对中,恐怕交谊舞会是最亲民、最能直接创造艳遇的形式。当音乐响起,每个人都有权利四望,寻找自己心目中的同伴来邀请她共同旋转,共同创造自己的节奏。一对对旋转的花蕊,伴随着优雅的旋律五彩纷呈
-
青年与自娱性舞蹈
-
作者:
许妙廷
来源:
青年研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团组织
五十年代
交谊舞
集体舞
自娱性
欣赏性
舞蹈工作者
跳舞
青年人
娱乐活动
-
描述:
舞蹈是世界七大艺术(诗歌、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戏剧)之一,就其社会功能而言,舞蹈又可以分为:欣赏性舞蹈和自娱性舞蹈,前者技巧性强,难度高,一般人跳不了,只能供人欣赏;后者动作简单,易教易学,可供群众自行娱乐.青年与自娱性舞蹈的问题,即:青年的跳舞问题,多年来在我国...
-
卡帕:大自然恩赐的神话
-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一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团组织
五十年代
交谊舞
集体舞
自娱性
欣赏性
舞蹈工作者
跳舞
青年人
娱乐活动
-
描述:
金红色已经铺满天际,霞光直直地俯射而来,在村庄和山坡上洒下万道金线,大地顿起鳞波,地貌崖壁则被巨大的红晕包裹着,红光满天。太阳如同燃烧起来的久火球,在夜色的急迷迫降的背景下,出神入化。只有懂得放慢脚步的人才能拥有幸运,也才能用心米赏析纯粹的美丽,相机只不过是乐山乐水乐入过程中的一个道具。 伴我前行的路 如同不寻常的事情即将要发生 般,上车,我就不能好好地呆着不动了。其实整个行程表上,除了记牢每次集合的时间和地点,不至于被巴士落下外,几乎不细问目的地的细节,也许是“未知才更诱惑”的缘故,旅途中的我就眼巴巴地盯着窗外…… 卡帕多奇亚风光透过车窗映入眼帘……我把头贴向车窗这边,尽量阅读每一个倏忽即逝的瞬间。平整的公路起伏着向前伸展,引导着巴士向遥远的阿尔吉斯雪山方向驰骋。冬季的山地草木稀疏、萎黄,民居、旧店、小厂房零落地点缀在道路的左侧。沿途不时穿过密集的村庄,看那一个个尖塔和圆顶的建筑、杂货店的门面、偶然落入视线里的人,天空的碧蓝被乌云遮盖着,云在头顶上打着旋儿,仿佛冒着的青烟缓缓地飘散。 大地油画般袒露出它金色迷人的一面,和空中的灰暗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每一株橄榄树或者每一间白色小房子的出现,都是生动的亮点。奇怪的岩石山出现在邻近的村庄里,擦肩而过的刹那,仿佛被暗示了一下,干脆提起相机离开座位,蹲在了司机旁的空位上。车的前舱板好似战壕上的堡垒,我把身体倚靠上去,在流动不停的车上,寻找着较为平稳的拍摄点。 左侧,远处的山坡上,一个雕塑的造型越来越清晰地出现了,像骡似驼,导游说那是一个英国设计师的行为艺术——一匹马。古代,这里的畜牧业极为兴旺,马群布满坡上坡下。或许是灵感受到激发,途经此地的这位英国人信马由缰留下自己的大地之作,一直至今。 翻过那个山坡,就会看到情爱谷。这个著名的谷地,每年都会吸引不少的国际背包客全副武装地前往,享受徒步探险之旅。 红色的指示牌接二连三地出现,眼前的地貌越加稀奇古怪,越来越多的小烟囱状的石山撞进眼帘,简直世间罕见。我不停地举起相机拍摄,急得身后的导游不时地叮嘱我省着点电池和储存卡空间。可车子越往前行驶,我就越控制不住地想要拍摄,仿佛要把整个卡帕多奇亚都要吃进肚子里才痛快淋漓。 世间无奇不有地不变化着,如我眼前看到的风景,我仃身边的一切也就更加理所应当地、以它自己的存在形式变化着。变化令我着迷,令我在更多的不确定下,看到这个星球异彩纷呈的诸面,引领我的生命进入它本该到达的地方和生长的高潮。 Soring, Summer, AuturTiri,Winter,每一段伴我生活的季节和内容,都是不能轻易忽略和挑剔的,需要我好好珍视,并且享受回味。 暧暧的,暧暧的午阳 显然,卡帕多奇亚最牛的景观非火山岩地貌莫属了,可我仍有些意犹未尽,从哪里能够一览众山小呢?据说在格雷梅周围徒步旅行,可以穿行很多有趣、名字又有几分浪漫的山谷。玫瑰谷、鸽子谷、蜂蜜谷、剑谷、爱情谷……每个谷地都有属于自己的招牌特色,它们分布在格雷梅村子的周围,分散在那些鸽房式建筑和教堂的四边,相互连接,让那些喜欢自助旅行探险的人们乐不思蜀。 赶到乌希萨尔城堡要塞所在的小村时,已是下午茶时刻,而我们还没有吃上午餐。这是一个不大的古老纯朴的小镇,人影稀疏,安静平和。暖暖的午阳铺洒下来,在花街上留下建筑和树林的影子,斜斜的边际线上,偶尔有穿着校服、脸上挂着淳朴笑容的小学生走过。小吃店紧锣密鼓地制作着馅饼,准备着菜品,呼拉来了一群饿昏了的外国人,哈,一时竟凑不够餐具。 转到街上,看那些可爱、顽皮的孩子。面对镜头,他们不像伊斯坦布尔的孩子来得外向、自然,略带腼腆的羞涩更加让我怜爱。餐馆的对面是个交叉路口的分割地,几位老者晒着太阳,长凳成了朝向分隔点一一左侧是清真寺,右侧是上山的路。一个半小时后,我就要从这里起步,向上面的城堡要塞攀爬。后来听说,乌希萨尔城堡是法国旅行者最为钟情的地方。 石坡地倾斜着45度角向山上延伸,不时有一些披挂得满满当当的小店在两侧炫目。为了赶在天黑前安全下山,我只得佯装不见,一口气登到山顶的城堡下。 凿有很多窗户和通道的一座火山岩建筑高高地伫立在眼前,这个架势使它在几英里内都可以看到。不断有人向山顶而去,尾随他们的同时,我不时停下来,回望一下来路。山路陡峭,有几处可以说是危险,因为没有护栏保护,我不得不小心翼翼,快到顶部时,还得叫一个老外拽上一把。 乌希萨尔城堡的惊艳 著名的城堡终于浮出水面,仿佛月球的表面,绵延几千公里,赤裸裸地就在我的脚下,展开旖旎的画卷。山峦谷底由近及远,若隐若现,海拔391 7米的阿尔吉亚斯在白云浮动的幻境中,露出终年白雪覆盖的火山顶,远远地看上去,好似土耳其的富土山。 柔美的淡粉蓝、淡金红、淡咖啡色,它们叠现着,如同在天际闪亮的道道电子光谱,令我迷恋。选定一块稳妥的石头坐下,让那广瀚缥缈的天边成为绝无仅有的梦幻幕景,然后对着拿我相机的人说: “0k?”“Okl Too beautiful I” 下午四点五十分,我开始转向山的背面。日出和日落,是大自然恩赐的最最瑰丽多姿的金色盛宴! 玫瑰谷和鸽子谷的方位,也是一路穿越经过的村庄、道路、清真寺、谷地、停车场……阡陌纵横、臣服其下的地方,是土耳其著名拳击国手的家乡,有大力水手的塑像在儿童活动中心安放为证,而我上来是为了等待心中的日月。 下午五时,期待的落幕拉开序曲,我,几乎一动不动地靠在一个突出的陡壁上,凝望着太阳落下的方向,手中相机同步地记录下它的微妙而神奇的变化,安静无语。玫瑰谷和鸽子谷彻底陷落在橙红色霞光万道的装扮下,一片美轮美奂的景色,那近处的村庄建筑也升起了袅袅的炊烟,大地空旷无垠,寂静无声。 我回望周边,只剩下孤零零的几位,都在安于值守。退到稍远些,看那独世矗立的旗杆以及飘扬的土耳其国旗,和周边的岩石、人体构成意境颇深的图形剪影…… 回到原处。金红色已经铺满天际,霞光直直地俯射而来,在村庄和山坡上洒下万道金线,大地顿起鳞波,地貌崖壁则被巨大的红晕包裹着,红光满天。太阳如同燃烧起来的大火球,在夜色的急速迫降的背景下,出神八化。 如我一样情绪亢奋的游客不少。有一位摄影师来自欧洲,他无缘看到快门曝光后记录下的心情和回味,因为取景时向后跨步,不慎落下山谷……我一直无语。一半是送给土耳其壮阔美景的,一半是祭奠这位陌生人的。我们不曾相识,也不会再有机会认识。在这异国的地域上,不知道何时会平添喜悦,也不知道何时会碰到神伤。某一刻,有一种叫做忧伤的情绪会悄悄地漫过心房。 只有懂得放慢脚步的人才能拥有幸运,也才能用心来赏析纯粹的美丽,相机只不过是乐山乐水乐人过程中的一个道具。我也回望走过的日子,发现那些纠葛于其中的所谓大事,实际上是多么渺小!在这寓意丰富的城堡要塞,是否不仅仅是一次难得的探险旅行,而是成了滋养心灵、不可或缺的回忆? 奇想人的疯狂创意 如果再去寻找千篇一律的星级酒店,那在卡帕多奇亚行不通,而且傻到顶了。当地人很会做生意,或许也就是从古代人穴居和基督徒凿洞筑城生活获得的灵感启发,富有特色的酒店和客栈,全都是深藏于坚固的岩石壁上,一个个风格不同,形状大小也不同的石屋里。 如果不是亲身造访,真的想象不出卡帕多奇亚竟有如此梦幻般的居住环境,以至于我一度萌生了延迟继续行走的计划,真想赖在洞里再享受一天那种特有的感觉和回味。我不得不承认,此次土耳其之行,最炫酷和最得意的地方,非这些个洞穴酒店莫属,即便是伊兹密尔的准五星希尔顿也要甘拜下风。 那是多么浪漫惬意而富有古道柔情的记忆。想象一下自己在原始人,或者基督徒,抑或本土土耳其人生活的地方,度过一个天朗星明的夜晚。站在床前,借着月亮和星星的柔光,深情地窥望白日里令自己惊诧不已的怪石堡、魔幻森林,是不是又会有新的异样的灵感迸发? 我从一个小镇出来后,就直奔不远处的一个停车场。在那附近,有个非常棒的洞穴酒店等待我去光顾。YUSUF洞穴客栈并不大,房间基本住满了远方来客。我擦着挂了别致装饰的墙壁走进一个大的房间,居然是一个类似套房的高级房间。屋内的一切布置都是土耳其风格, 块卡帕地毯、一个
-
绣花鞋和青花瓷
-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一代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团组织
五十年代
交谊舞
集体舞
自娱性
欣赏性
舞蹈工作者
跳舞
青年人
娱乐活动
-
描述:
绣花鞋和青花瓷
-
私享家 藏在茶里的美好时光
-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一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团组织
五十年代
交谊舞
集体舞
自娱性
欣赏性
舞蹈工作者
跳舞
青年人
娱乐活动
-
描述:
遇见 一个料峭的春天,阳光明媚,狂风大作。 我一直记得那天的午后,我穿了件紫色的外套,略施粉黛,隆重赴约。 BBS茶会设在一家茶坊的二楼。顺着仿古石阶向上走,穿过镶满落地玻璃窗的大厅走廊一一窗边的秋千上荡着一对对情侣,低语欢笑、你侬我侬。秋千的尽头,我看见了两张拼在一起大桌子,桌上整齐地摆放着随手泡、茶海、紫砂壶、盖碗、滤网、公道杯、竹器,一溜青花瓷茶杯,还有各式各样的茶叶…… 就这样,我走向你,步伐轻快。 你击中我,简单明了。 就像人们说的那样,毫无道理而疯狂的爱恋。 “茶叶i塞娇气的东西,难道可以一直存放么?”那时候,我懵懵懂懂的。 “当然可以。当然,也不是任何茶叶都可以。” “哦?什么茶可以,什么茶不可以呢?”那一天,我有点儿太好奇。 “绿茶的天敌就是时光,得严严实实地装在避光闭气之处,最好赶在夏天结束之前喝,否则滋味、香气都会大打折扣。隔年的绿茶很难人口。” “乌龙茶可以么?”那段日子,我最为迷恋铁观音。 “乌龙茶包括很多品种,岩茶、观音、水仙等一般都抽成真空,但最好还是在一年之内喝完。倘若隔年,就得焙干。” “是红茶?”老天!我刚刚知道红茶有功夫红茶和红毛峰之分。 “虽说红茶放上两三年不成问题,但时间太长的话香气也损失得很厉害。” “到底什么可以放呢?”穷追不舍的我显得傻里傻气。 “普洱茶。” 哦,是的,普洱茶,我当然知道。不过,我的脑子里只有模糊的印象——黑黑的、一块一块的,那是普洱熟茶;绿绿的、上面带有一些白色的绒毛、圆圆的,那是普洱生茶。听说,这茶可以放几十年,我也稀里糊涂买过两块,但并没觉察出它有什么特别的魅力来。 那一次的茶会如同后来的许多茶会一样,热闹——几乎可以说是笑语喧哗;丰富——各式各样的好茶走马灯似的上台,大家品评讨论,直到薄暮降临;杂乱——许许多多的茶点,天南海北的话题,几位执壶轮番上阵。 但那个下午,我知道一种对我而言意义不凡的东西正在萌芽。 事实上,那只是一个开始。当时的我也并没有预料到后来发生的事:每年的春季、秋季,我从一个茶店走向另一个茶店,甚至走向了一些茶的原产地;家里整桶整箱的茶叶越堆越多,几乎需要一间单独存茶的小屋;还有日渐亲密的茶友越来越大地影响着我的一切——藏茶正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缘分就是这样,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茫茫人海中许多人来了又走了,不多的几个人却就此停下脚步,为藏在茶叶里的时光而深深着迷——我们精心品啜,在日光下端详那渐渐泛红的茶汤,凝神屏息地体会茶与茶之间细微的差别,选择自己喜欢的茶叶,然后怀着欣喜的心情去等待漫长的岁月中它们未来的样子。 我知道,也许在客观上,这样的嗜好无所谓好,无所谓坏。 等待 学会等待,是一件很难的事。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修炼。 先说生茶吧!简单说来,普洱生茶是指新鲜的茶叶采摘以后经过简单的揉捻晒干,而后蒸压成形的茶饼。生茶性烈,苦涩味重,汤色黄中泛绿,茶菁紧密、青绿泛白——它没有经过人工发酵处理,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存放而发生变化——自然发酵。 茶叶自然地发酵?听上去很不可思议。 生茶的变化极其缓慢而微妙,如同我们走过的每一天。买回一种生茶,今天和明天没有任何差别,下个月也不会有,半年一年,甚至两年三年变化也不怎么大。可是,有一天,当你几乎已经遗忘了计算日子的时候,也许是八年十年,甚至十五年二十年。它变了!变得醇厚温和;入口甘甜、回味绵长;汤色红亮,像红酒一样!有些茶,在陈香中还会带有一丝幽兰的韵味。一一这难道不让人欣喜若狂吗? 喝老茶,还有个很大的乐趣在于用手剥茶一新茶要用普洱刀用力地撬开,而老茶只轻轻一碰便会散开。就像人老的时候,常常会说“骨头都散架了”,茶老了,也是如此。而且,散得彻头彻尾,有些“弹指间灰飞湮灭”的感觉。无论曾经多么紧密的茶菁,只要老到一定的年纪,就会按照最初的模样散回去,有点儿“复归尘土”的意思。 对茶而言,这也是生命的循环,归于它最本真的状态,只不过嫩绿的叶子变成了褐赭色,富于弹性的纤维逐渐被炭化了一一生命就是画一个有意味的圈。 藏茶便是这样一种事情,一旦你学会去欣赏、体会和享受,就会上瘾沉沦、津津乐道,沉醉其中、欲罢不能。 挑选生茶,铁杆茶友迷信两个东西:茶菁和晒青——茶菁最好配有古茶树嫩叶,香更足、味更厚;制作工艺一定要是最原始的太阳晒干,才会有更多成长转化的空间。我曾披着朝露,跟随基诺族的茶农爬上长满古茶树的山头,去摘取雨后的嫩叶。看过大山里稀稀拉拉的古茶树才彻底明白,在产量迅速膨胀的今天,上述两个条件部越来越可遇不可求。 相对于生茶,熟茶需要的等待让人欣慰得多。熟茶是经过人工发酵和渥堆工艺处理后的一种普洱茶,始于1973年。从某种角度来说,快速后发酵是顺应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不管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这个世界都在向着 “等不及”的方向发展——尽管这样的变化有诸多弊端,但也必须公允地承认也许并不见得都是坏事,比如我们有了普洱熟茶。 普洱熟茶呈棕黑色,好的熟茶会有一定的金黄(甚至浅绿)的茶叶条索(不同发酵度拼配而来)。当然,这也并非是百分之百的类同。买来的新熟茶,汤色已是棕红,但一般会比较浑浊,留有厚厚的渥堆味,喝起来并不舒服。 熟茶的变化,则有点儿像养了什么小动物。虽然它今天和明天没有什么区别,可过了三个月半年,你就会发觉渥堆的霉味儿淡了许多;隔上一年两年,汤色清澈了许多;三年五年,杂味散尽,陈香渐出,韵味也有了,或许还会有枣香或栗香。一般说来,这个时候也意味着这款茶快要“走到了尽头”。再放下去,就会逐渐走下坡路了。 准确地说,等待茶叶的转化是一个无心的过程——它在生活主线之外,完全不用你刻意地等待。但却足以让人充分体会到一种类似于“变数”的东西——当初觉得好的茶,过了五年八年也许并不见得好;当初觉得一般的茶,却有可能越来越好喝。就像无端的命运一般。——这样说似乎有点儿太夸张了,但大体也是那个意思。——回过头去看,曾经觉得刻骨铭心的事情已经变得无足轻重;而当时不经意的瞬间却刻在心间,在某些个时刻发出光和热来。就像藏茶一样。 选择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在时光的淘洗中变成珍珠。这个道理,是我在藏茶的过程中通过几次教训才牢牢记住的。 买茶也讲品牌,熟茶尤其如此。 “大益”无疑是熟茶中的佼佼者,2005年之前的熟茶几乎款款出彩,喝也不用喝就可以高枕无忧地买回家。可惜一切改变得太突然,2005年之后,大益推行新工艺,新茶五花八门,其品质却斗转直下。像“7572”等当家产品也再不是旧时的滋味。由此,我切实地感到, 个东西(无论是什么)要保持自己一贯的品质,真的很难。 生茶比熟茶难等,但熟茶比生茶难买。因为熟茶的工艺更复杂,尤其是发酵的程度、渥堆时间和拼配比例,稍不恰当,茶就废了。许多小店小厂因为产量小.能够在生茶的茶菁和晒青上下功夫,很多时候往往能够胜出品牌茶一筹。但熟茶却很少有小店小厂能够把握好火候。 在我刚开始收藏的时候,很容易相信卖茶人的广告词一一他们会用许多让新手眩晕的套语:例如说某种茶是厂家忘在仓库里的老茶,已经有了多少多少的年头了一一但事实上,却是用加湿闷热再被太阳曝晒等方法催化的。有时候,想一想单是小小的茶叶上就有那么多的谎言,真让人感到心惊胆战。 渐渐地,我有了一个原则一一无论生茶,还是熟茶,我都买当年的新茶。余下的时光,我都自己去等待。我无须用虚假的光阴来欺骗自己。更为重要的是,我喜欢自己等出来的茶叶。而当一个人得知自己将在一件东西上付出很多的时间,他的选择一定会比较慎重。所以,一定得学会挑选。
-
从世博会看德国
-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一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团组织
五十年代
交谊舞
集体舞
自娱性
欣赏性
舞蹈工作者
跳舞
青年人
娱乐活动
-
描述:
,外墙包裹透明的银色发光建筑膜,主体由四个头重脚轻、变形剧烈、连成整体却轻盈稳固的不规则几何体构成,阐释了“和谐都市”的主题。 亮点一:金属球(Highlight 1:Metai 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