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考古知识讲座(7) 隋唐宋元明考古(下)
作者: 齐东方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考古学方法   北宋中期   净土变   越窑   宋元明   景德镇窑   宋元时期   塔庙   考古工作  
描述: 三、宗教遗迹隋唐宋元时期,地面上还保存有大量的石窟、塔庙、碑刻等遗迹。这些遗迹也为考古工作者所重视。其中石窟寺是集建筑、雕塑、绘画、刻铭为一体的佛教遗迹,目前已在全国十九个省市发现。五十年代后,用考古学方法对各石窟的相互关系及一些石
陶瓷工业用压滤机的现状及发展
作者: 鲍杰军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拉板装置   过滤面积   滤板   滤饼水份   现状   大型化   过滤压力   全自动压滤机   陶瓷工业  
描述: 本文通过对国內外压滤机的发展过程及其现状的对比,分析了我国瓷用压滤机发展缓慢、水平落后的原因,并针对我国陶瓷工业的特点,就压滤机的设计与使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科威特民俗学会及其工作
作者: 王炽文   来源: 民俗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石油资源   沙漠   民俗学会   气候干旱   科威特   民间文学   国民收入  
描述: 在科威特市你可以远远望到现代科威特的象征——高达187米的科威特塔。与此同时,笔者在市区看到海蚌雕塑,表明科威特曾以盛产珍珠闻名于世。海蚌、高塔不禁使人联想起科威特的过去和现在。科威特全境尽是沙漠,气候干旱,早年居民多以捕鱼放牧为生,生活十分艰苦,自从五十年代开发石油资源起,财源滚滚而来,现在国民收入人均达两万美元。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沙漠上出现了高大的厂
“吴贻弓现象”初探
作者: 朱胜利   吴保安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创作实践   中年人   八十年代   普通人   近二十年  
描述: 八十年代初,当中国的电影艺术家们开始较为清醒地正视电影时,中年导演以憋攒了近二十年的精血推开了一扇颇为沉重的大门。理论滋养灵感,这批被称之为“学院派”的中年人不惜把五十年代的巴赞拿过来,撞击传统影片的积垢。一批“新电影”出现了吴贻弓便是这一行列中的一位。一、“巴山”的灵光为“旧事”的淡淡哀怨笼罩, “姐姐”的孤独追求却消失在冷寂的沙漠里……吴贻弓的确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巴山夜雨》中,一群“没有坏人”的普通人,生活在那个特定的环境里,聚集在一条船上。在一天一夜里所发生的一切,表露了他们各自独特的思想,观点,态度和感情。导演阐述中说:“就拿画来说,有浓墨重彩的工笔,也有淡墨素雅的写意,我们这部戏恐怕就属于后者。”“淡墨素雅的写意”,正是吴
中国现代艺术兴衰的历史启示--论艺术民族化现代化并举
作者: 杨曾宪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态平衡   五十年代   创作实践   危机   中国现代艺术   历史启示   民族化   外国   艺术观念   转机  
描述: 如果不是囿于成见的话,对于当代中国艺术的现状评价及其预测是不宜过于乐观的。因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各种艺术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危机:话剧、电影、戏曲、民族音乐、纯文学等,即使表面仍呈繁荣景象的美术——中国画、油画,背后也潜藏着危机。危机未必是坏事。艺术危机是社会变革、时代变革的表征,而且是真正深层变革的表征,它说明当代中国各阶层人们的社会观念——审美心理发生了变化。艺术危机促使艺术家躬身自省、自我反思,加速艺术观念的更新或转化,不断选择、探索、创新,寻找新的艺术发展道路。危机可能给艺术带来转机、生机。但危机毕竞是危机,它使所有的艺术都面临着生死抉择:是渡过危机迎来新的生机,还是在危机中曰趋萎缩、凋敝?在这里,发展方向的抉择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十分关键的因素。
《故宫博物院院刋——郞世宁纪念特辑》出版
作者: 一止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宫廷绘画   郎世宁   出版   清朝   五十年   意大利   特辑   故宫博物院   周年纪念日   康熙  
描述: 1988年7月19日是意大利画家郎世宁(1688—1766年)诞生三百周年纪念日。郎世宁自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27岁时来到中国,在清朝的宫廷中担任画师长达五十年之久,创作了大量人物肖像
绝处开生面 红杏出墙来——景德镇曙光瓷厂在改革中不断发展
作者: 饶有盛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   五十年代   陶瓷   陈设瓷   江西省   景德镇市   低压电瓷   经济效益   曙光   试验组  
描述: 景德镇曙光瓷厂是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所属一家以生产大件传统仿古陈设瓷为主的特种工艺瓷厂,该厂现有职工1341人,固定资产600万元,年工业产值900万元,年利税120万元。这个厂创建于五十年代后期,最初起名为景德镇市军烈属瓷厂。一九六二年由景德镇市陶瓷局划拨局陶瓷试验组、红星、艺术瓷厂两个车间,在原军烈属瓷厂的基础上组合为曙光瓷厂。由于当时生产低压电瓷。产品单一,经济效益不高,企业发展比较缓慢。特别是到了一九七七年,由于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建设规模的压缩,使得低压电瓷出现严重滞销,企业面临亏损。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