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乳浊】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彩绘与三彩:浅析色彩缤纷的四川邛窑古陶瓷
-
作者:
李铁锤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绘
乳浊釉
色彩
四川
古陶瓷
唐三彩
唐代
釉下彩
化妆土
研究探索
-
描述:
邛窑是四川最负盛名的古代陶瓷窑群,它最重要的窑群——十方堂窑位于距成都约80公里的邛崃市临邛镇南河乡十方堂村。十方堂窑是邛窑诸窑群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创烧于南朝晚期,盛烧于唐至五代,终于宋。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后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后经80年代的几次发掘,己知遗址东西长530米,南北宽210米,总面积11万平方米,由
-
沉睡上千年 一醒惊天下:邛窑瓷器精品赏析
-
作者:
吴宏放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绘
宋代
砖红色
绿釉
唐代早期
造型
隋代
白色乳浊釉
铜红釉
瓷器
-
描述:
邛窑是蜀文化的骄傲,是中国后世五彩缤纷的彩绘瓷的拓荒者和先驱者。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浅见,难免挂一漏万,不妥之处,承蒙各地藏友专家赐教。在宋代以前,青瓷的制作和烧造一直处于我国瓷器发展的主导地位。四川邛崃县境内的邛窑,包括十方堂、尖子山、固驿山、瓦窑山等主要窑址,在南朝时就创烧出了青瓷产品,唐、五代时期达到鼎盛时期,直到南宋中晚期停烧,历经800余年。虽然从总体上考察,邛窑还是属于一个庞大的民窑青瓷体系,主要生产各类生活性实用青瓷器,但其中不乏烧造出了许多造型别致和釉色各异的值得文物和收藏界研究和珍视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