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釉面砖低温高乳浊钛釉的研制
作者: 徐霞   胡建生   祝桂洪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乳浊釉   白度   墙地砖   正交试验分析   乳浊效果   釉面砖   乳浊度   陶瓷原料   乳浊剂   釉面质量  
描述: .国内外陶瓷工作者长期以来也在探索配制高遮盖力乳浊釉的途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国内外建陶工业生产中实际普遍使用的乳浊剂是SnO_2、
配方因素对锆乳浊釉的影响研究
作者: 万萍   罗婷   李萍   包镇红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度   硅铝比   正交实验   光泽度   锆乳浊釉  
描述: 选用硅酸锆、长石、方解石和烧滑石等为主要原料,研制锆乳浊釉。从锆乳浊釉的配方组成入手,探讨配方因素及Si/Al比对釉面白度、光泽度的影响。通过5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进行白度和光泽度综合评分分析,研究出锆乳浊釉的优选配方为:高岭土7%、长石41%、BaCO3 3%、ZrSiO4 12%、石英15%、ZnO 7%、烧滑石10%、方解石5%,该乳浊釉的釉面效果最佳,Si/Al比达到9.36,其釉面白度值达到80,光泽度91.5。
《轮胎》
作者: 杨超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度   硅铝比   正交实验   光泽度   锆乳浊釉  
描述: 《轮胎》
中温P-Li分相乳浊釉的研究
作者: 沈华荣   周雅琴   曹春娥   洪琛   卢希龙   陈云霞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P   乳浊机理   中温   乳浊釉   分相   Li系列  
描述: 在无锆透明釉的基础上添加骨灰与锂辉石,制备出P-Li系列分相乳浊釉,考察了骨灰、锂辉石及氧化锌添加量对釉料性能的影响,采用TG-DTA、XRD、TEM、FE-SEM、EDS以及白度仪等测试手段对试样进行测试表征,分析釉料性能的变化规律及其乳浊机理。结果表明:所得较好釉料配方为:钾长石36%,石英31%,高岭土6%,方解石10%,烧滑石6%,骨灰4%,氧化锌5%,锂辉石2%;烧成温度为1200℃,样品白度为72.26;釉中均匀地分布着约0.15μm大小的球状液滴,以及少量的磷酸钙、钙钠长石类晶体。
论新粉彩
作者: 占雍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彩绘   陶瓷   景德镇   绘画技法   新彩   色彩   乳浊效果   表现技法   粉彩  
描述: 景德镇瓷自古以来名杨天下,而粉彩是景德镇窑在五彩的基础上及"珐琅彩"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又一彩陶瓷。它的独特之处,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粉彩初创于康熙晚期、盛烧于雍正、乾隆,成为清
天蓝釉钧瓷探秘
作者: 刘建军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钧釉   钧瓷   宋代   还原气氛   烧成温度   直接影响   釉色   乳浊度   蓝釉   热膨胀系数  
描述: 一、前言我国宋代钧瓷以它古朴典雅的造型、自然浑厚的胎质、具玉石光泽的釉质和五彩斑斓的釉色而著称于世。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宋钧釉属二液分相釉,它的主要特点是釉呈现乳光状态和具窑变现象。五十年代初期,陶瓷工作者在恢复仿制宋代天蓝釉钧瓷时,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往往是在釉中引入含钻色料,采用还原气氛烧成而得到天蓝釉。
精陶面砖釉料
作者: 刘翮天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熔析   釉料   乳浊性   精陶   电子显微镜   热稳定性   低温快速烧成   釉面砖   膨胀系数   滴状  
描述: 釉面砖的一次或二次低温快速烧成对锆釉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认为适于低温快速烧成的釉料应该具有较低的膨胀系数、较低的粘度、釉料含挥发物少且在烧成过程中的
分相乳浊釉的制备
作者: 郑乃章   刘明泉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乳浊机理   乳浊釉   分相  
描述: 以长石、石英、粘土、烧滑石、轻质碳酸钙、氧化锌、合成磷酸钙、萤石、硅酸锆等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制备一种在1270℃的温度下烧成的分相乳浊釉。探讨了组成对乳浊釉釉面质量的影响。采用XRD、TEM、显微硬度计以及色度计等测试手段对试样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当烧成为1270℃时,其釉面白度、光泽度分别为83.6、103。通过对釉层的物相、显微结构分析可知,所制备的乳浊釉中形成了大量的、液滴大小在0.1~0.2μm、分布均匀的分相结构;同时存在硅酸锆晶体。乳浊釉的显微硬度为848.9 kg/mm~2。
景德镇明代纪年墓出土的民间青花瓷
作者: 黄云鹏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混水   足径   锦纹   纹样   官窑   民间青花   景德镇市   腹径   民窑   乳浊  
描述: 民间青花瓷,是指民营手工作坊生产的、供民间使用的青花产品,又叫民窑青花瓷,以日用饮食器皿为大宗。它不包括明隆庆、万历以来“官塔民烧”的进御产品。 民间青花随着青花的产生而产生,在景德镇成功地创烧于元代。由于它生产较简
P-Zr系统乳浊釉的研制
作者: 张旭   周雅琴   来源: 好家长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乳浊釉   硅酸锆   白度  
描述: 本文通过调整硅酸锆、骨灰,探讨了硅酸锆对乳浊釉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性能良好的配方。对样品进行了白度、SEM、XRD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最优配方样品的白度为83.75,样品的物相以玻璃相为主,没有明显的晶相存在,属于分相乳浊釉,因釉层玻璃中存在大量均布的微小气泡或互不相溶的液滴而产生乳浊。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