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奇妙的“恶魔幻方”
作者: 曾祥金   来源: 第二课堂(C)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热爱生活   顷刻之间   拈花微笑   这个世界   天籁之音   瑕秽   孔雀蛾   五彩斑斓   回过头   浩瀚无垠  
描述: 杜勒是德国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有一天,杜勒心血来潮,又研究起数学来。他的研究没有白费,1514年,杜勒终于搞出了一个很有名的四阶幻方,作为他的著名画作——《忧郁》的背景。这个4×4的幻方不但行、列、对角线上的各个数字之和都是34(欧洲人称“34”为神秘的常数),而且把这个幻方四等分后,得到的每一部分的四个小方块中的数字之和也等于34。因为这个幻方图非常“魔幻”,所以它经常被人叫作“恶魔幻方”。这幅画创作的年份是1514年,这个数字也显示在幻方底
鲁丹的“微物”
作者: 陈琳琳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兰迪   英雄人物   现代艺术   塞尚   油画雕塑   宇宙万物   方寸之间   历史场景   存在感   架上绘画  
描述: 的英雄人物,而往往能以平凡卑微之物动人心弦,成就不朽的经典。被尊为“现代艺术之父”的法国艺术家塞尚一生画了大量的静物作品,以苹果橘子来确立宇宙万物的存在感;被中国艺术家熟知并推重的意大利艺术家莫兰迪则在桌面方寸之间
雕塑如何存在?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哲学   变幻无穷   物质材料   天地之间   观照对象   鲍德里亚   媒体时代   视觉媒介   自性   量子纠缠  
描述: 好雕塑从来都不是以量取胜的。景育民在澳门名为“静观”的个展,仅九件作品,这些作品带来一个最直接的问题:今天的雕塑究竟以何种方式获得存在?这些雕塑并不强调单独的“实体”,强调作品的独立存在。这些雕塑最鲜明的特点,是每件作品都有大小不一的“不锈钢镜面”,这一面面“镜子”把自己割让出来,交付出去。它们映照四周,吸纳四周,它们和展场环境、和现
张峰作品
作者: 张峰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天津美术学院   大学时期   似与不似之间   油画艺术   光色   感受力   现实生活   印象主义  
描述: 自述:谈到写生,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印象派的画家们背着一个巨大的画夹走出门去自然中进行写生,在写实油画的发展过程中,写生一直作为画家们进行艺术创作和训练的最为基本的方式。根据资料记载,达·芬奇在创作他著名的作品《蒙娜丽莎》时,就是对着真实的生活原型进行创作的,他曾经利用音乐使得模特可以保持长时间的微笑,从而为缓慢的创作赢得时间。而其他的油画大师,例如伦勃朗、维米尔等人经常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求模特摆出所需要的造型,从而为其创作提供参照。正是写生的发展使得写实油画能够延续这么长的时间,假如写生被废除,那么很多写实
摇篮曲
作者: 詹保国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尘心   梦如   士夫画   似与不似之间   浮世   艺术探索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不似之似   北京发展  
描述: 摇篮曲
秋宴图
作者: 詹保国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尘心   梦如   士夫画   似与不似之间   浮世   艺术探索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不似之似   北京发展  
描述: 秋宴图
小石岛
作者: 詹保国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尘心   梦如   士夫画   似与不似之间   浮世   艺术探索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不似之似   北京发展  
描述: 小石岛
船厂
作者: 詹保国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尘心   梦如   士夫画   似与不似之间   浮世   艺术探索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不似之似   北京发展  
描述: 船厂
1976天安门
作者: 詹保国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尘心   梦如   士夫画   似与不似之间   浮世   艺术探索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不似之似   北京发展  
描述: 1976天安门
东曼伟的油画人生
作者: 朱文杰   来源: 金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奏弹   鸟声   似与不似之间   八十年代   忘忧   摄影作品   白桦林   冥冥之中   五彩斑斓   之乐  
描述: 东曼伟画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到现在也有些年头了。1996年我曾为他的油画《秋天的白桦林》配诗:"秋天的白桦忘却了衰老/舒展诱人的枝柯/奏弹出黄金般的音质/大自然变幻出/最可忘忧之乐/最可依赖之乐"。东曼伟油画中充盈的无处不在的诗情,灵动迴旋的乐感音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欣赏他绘画时的随心所欲、童趣真纯的那种状态,和无所羁绊、天机自然的那种境界,他不为传统的技巧所困囿,抱有一种"人生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