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冷静的实验狂人:从马列维奇到康定斯基
作者: I杨子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成主义   素描作品   实验   狂人   冷静   驻华大使馆   康定斯基   中国美术馆  
描述: 2012年7月5日,由德国驻华大使馆和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从马列维奇到康定斯基——欧洲构成主义”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82件雕塑、拼贴画、水彩画和素描作品,以及58份宣言,艺术家撰写的书籍
青蓝相承·青年雕塑家联展作品选登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造形   精神面貌   生活中   随笔   主题   题材   作品   雕塑   寓意性  
描述: 青蓝相承·青年雕塑家联展作品选登
新的质疑:新写实油画聚焦
作者: 冯硕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写实   聚焦   艺术作品   质疑   后现代主义   超现实主义   社会责任感   异动   美术馆   油画  
描述: 2012年以"新写实"和"新异动"为主题的油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多伦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举办,参展的基本是70后和80后年轻画家,他们的作品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引发艺术界同仁
骑行阆中 阆苑仙境里的闻风拾水录
作者: 杨新华   来源: 重庆旅游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城   仙境   红楼梦   阆中   主题曲   电视剧  
描述: ,很远。 中国的四大古城中,千年文脉恒昌、百代人物风流的阆苑仙境和平遥的古意、丽江的柔软、歙县的书意比起来,更多了几分神秘。电视剧红楼梦主题曲“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唱遍大江南北,引人情肠绵绵
存在主义的“联姻”——于坚和贾科梅蒂
作者: 刘翠爱   来源: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于坚   存在主义   贾科梅蒂  
描述: 作为中国"第三代"诗歌代表诗人之一的于坚,其诗学理论中渗透着很浓的存在主义血液。而存在主义与瑞典雕塑大师贾科梅蒂之间也牵绊着难解的情缘。于坚与贾科梅蒂机缘巧合地通过存在主义牵线搭桥,进行着跨时代、跨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谈油画风景写生教学
作者: 李雪松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风景写生   外师造化   客体   中得心源  
描述: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形象地反映了绘画中写生与创作的关系,将这一中国古典画论引入油画风景写生教学,既可以避免在教学中对西方绘画语言样式的生搬硬套,又可以克服在借鉴西方绘画形式的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性和片面性,进而努力使教学方式更趋民族化和多元化。
慈母记
作者: 杨小凡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亲   长时间   手术前   人文   榆树   食道癌   母亲   主任   作品   油画  
描述: 一年年清明节,又到清明时。我知道,今年清明节我是一定要回故乡的。往年的清明,我几乎是没有回去过。这样,我就不知道,父亲以往是如何祭奠我曾未谋面的爷爷奶奶及其他先人的。他们大多都殁于那个发生于六十年代初最大的贱年。母亲曾告诉我,故乡人祖辈都叫大饥年为贱年,一个"贱"字,足见乡亲们对这种年月
丁华汉大师作品欣赏
作者: 丁华汉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   军事博物馆   毛主席纪念堂   民族文化宫   艺术大师   釉下彩   中国共产党   陶瓷美术   设计者   作品欣赏  
描述: 丁华汉大师作品欣赏
陪宋庆龄参观记
作者: 李维善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明古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民大会堂   首都北京   釉下彩   宋庆龄   湖南   副主席   瓷器   各省市  
描述: 195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的大庆日子。这一年,首都北京兴建了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里有用全国各省(市)冠名的厅室。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绝境荒原上的啸歌:鲁迅与阿尔志跋绥夫的比较研究
作者: 颜复萍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尔志跋绥夫   启蒙主题   结构模式   鲁迅   个人主义   知识分子   为人生而艺术   分离模式   世纪初   狂人日记  
描述: 鲁迅致力于国民精神的雕塑,走进鲁迅的文字世界能不断体会到绝境的降临,却保留着最后的希望,始终寻求着一种失真或温情的梦幻。同样在世纪初,俄国文学史里有一个被革命湮没的名字——阿尔志跋绥夫,他离奇的身世遭遇与极致的文学书写同样体现出希望与绝境之间的抗衡与争执,他受到鲁迅的推崇,所展现的生存绝境却与鲁迅有着不同的况味与归宿。本文试图以阿尔志跋绥夫的绝境书写为背景来审视鲁迅的"绝境",来观察他在真与幻、跃进与徘徊的间隙里创造的张力与解读空间。
< 1 2 3 ... 93 94 95 ... 111 112 1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