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罗丹:赋予石头以生命——世界石雕珍品欣赏
作者: 苑金生   来源: 石材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倾向   表现手段   人的觉醒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思想者   艺术形象   石雕   罗丹   石头  
描述: 斯托瑞在《罗丹选集》序言中,说罗丹是“以石头为表现手段的思想家。”罗丹是个很自我的人,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他的一些优秀作品,既具有现实主义的深度,又富有浪漫主义的激情。也唯其如此,才使他能够通过刻画人体的线条来阐述他对世界的思考。人们热爱罗丹,在欣赏他的作品时,人们感
扩散与取代——与七位青年雕塑家的对话
作者: 殷双喜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原始艺术   艺术家   传统写实主义   现代艺术   雕塑家   作品   传统雕塑   极少主义   现代雕塑  
描述: (例如印象主义100多年来在世界各地的风格延续与泛化) ,文明的传播与流布也具有这种时空中的延续与衍变特征。但在当代 ,这种主导性的个人风格与流派风格越来越难以辨识 ,艺术家的“知识谱系”由于知识背景的庞杂与艺术
中西文化融合与中国油画
作者: 李书安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人   油画艺术   立体主义   现代派   经历   印象主义   西方   表现主义   古典主义   中国油画  
描述: 油画是从西方传人中国的艺术,而西方的油画艺术大体经历了古典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到现代派等各个历史阶段,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油画艺术语系。
中国油画的引进与发展──靳尚谊访谈录
作者: 靳尚谊   殷双喜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欧洲油画   现实主义   苏联   意大利   印象派   伦勃朗   资本主义文化   绘画   中国油画  
描述: 中国油画的引进与发展──靳尚谊访谈录
从象征写实到抒情表现——对詹建俊先生油画的再认识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形式探索   象征   形式语言   青年画家   《狼牙山五壮士》   抽象表现主义   作品   再认   中国油画  
描述: 想为詹建俊先生的油画写一点论述文字的念头已有时日了,每每翻阅他的画作资料或在展览中看到他的新作时,便觉得有许多想法要说,特别是结合中国油画50年来的发展背景析评他的艺术。但一旦动笔又觉得困难,觉得他的画是让人晓畅易懂的,他明晰和肯定的艺术语言已不需要更多?..
艺术与时代--马路访谈
作者: 汤静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状况   大众文化   新表现主义   教学体系   中央美术学院   本科生   教学改革   艺术与时代   研修班   油画  
描述: 艺术与时代--马路访谈
回顾展的回顾
作者: 陈丹青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美术   社会主义   革命博物馆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画   发展变化   纪念馆   文革   中国美术   中国现代美术  
描述: 《锦绣中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这是1996年大都会美术馆用几百万元办的重头戏 :钱全是台北官方出。台湾的“岛内人士”则斥为“文物外交” ,一大群教授学者艺术家坐到台北故宫石阶上漏夜抗议 ,不让“国宝级”作品放洋赴展。国宝名单登报了 ,包括晋唐名帖和北宋山水画。结果 ,唐宋人访问美国的签证被炎黄子孙在自己的国境内先行拒签了 (移民倾向 ?)。宣传作得很大。一箱箱文物运进海关由海军陆战队护驾 ,报上登了照片。不几日蒋宋美龄由人搀扶着参观预展的照片也见报了。我们不是很在乎“走向世界”么 ?其实早就出来风光过的 :30多年前我们还在闹文革时 ,台北故宫院藏特展也来过纽约。再往上数 ,抗战期间蒋夫人还亲自带过美展来纽约 ,地点竟是现代美术馆 ,白石大千悲鸿作人都列席了 ,全数卖光。现代馆卖画是稀罕事 ,那次是为了抗日 ,画款据说都送前线去用了──在一位私人藏家那儿见到吴作人先生那年参展的油画《重庆轰炸》,当年给哪位阔佬买了去 ,近年又从阔佬的儿女手中卖出来 ,这才揭露一项早已被忘却的展览。观者如堵。人丛中听得台湾“国语”和普通话。虽然“国宝级”藏品没能来 ,但中国好东西太多。怀素《自叙帖》看得头皮发麻 ,宋徽宗斗大...
唯真善美是求--詹建俊访谈录
作者: 孙路静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善美   西方文化   表现手法   现实主义   中央美术学院   现代艺术   《狼牙山五壮士》   唯真   油画创作   图书馆  
描述: 问:还是让我们从头谈起吧。您最初怎么接触到油画的?詹:我小时候是在北京长大的,当时爱看“画儿书”──小孩看的那种,有时给大人写信时会画一些“小人儿”诸如此类,也谈不到有什么美术方面的影响。记得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带我去看画展,有回在中山公园里看到了一个油画展。...
献给20世纪的雕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群雕
作者: C.A.库巴索夫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抗日战争   评论   中国   纪念性主题雕塑  
描述: 献给20世纪的雕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群雕
在现实主义道路上延伸--于焕新雕塑创作谈
作者: 杨庚新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表现方法   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   艺术家   中国抗日战争   写实主义   雕塑家   现代雕塑   研究生班  
描述: 鉴别 ,逐渐寻找到了自己的艺术道路。中国雕塑源远流长 ,上迄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 ,下至唐宋元明 ,向有自己的民族传统。自“五四”以来 ,随着西学东渐 ,欧洲———先是法国 ,后是苏俄写实主义雕塑传入我国 ,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
< 1 2 3 ... 6 7 8 ... 23 24 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