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崔孝才和他的油画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共产党员   艺术风格   治学育人   商洛地区   现实主义创作   时代精神   油画创作   美术家   中国油画  
描述: 崔孝才和他的油画作品
90岁的女厂长:人有志气永不老
作者: 刘为明   来源: 现代妇女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常州市   工厂负责人   塑料编织袋   主管部门   抗战初期   惹人讨厌   文化宫   居委会   综合加工   铝合金  
描述: 了法人代表证书、税务登记证书等。“贵厂经营的是啥?”记者问。卜老太笑着指了指控在墙上的营业执照说,上面写得清清楚楚:1.修理加工;2.娱乐业。目前主营塑料编织袋加工、鞋带、门帘,兼营铝合金镜框。1962年底,卜顺娣到达退休年龄...
别开生面的《八闽公案》
作者: 郑晓珊   来源: 福建法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版发行   编委会   故事书   道德风尚   辩证唯物主义   公案   法学会   社会主义法制   真人真事   司法实践  
描述: 《八闽公案》是新型公案故事书,全部真人真事,不尚雕塑虚构,以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的案情故事,宣扬社会主义法制、道德风尚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办案方法、作风取胜。该书由省法学会司法实践委员会主任傅德义为编委会
莫将原则变“圆则”
作者: 梅茂兰   来源: 大特区党风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希望”   好人主义   干部队伍   批评   作为   艺术化   为官之道  
描述: 近些年来,干部队伍中“好人主义”之风盛行,“好好先生”越来越多。一些干部奉“圆则”为原则,把左右逢源、善结人缘作为处世之策、为官之道。说话办事,恪守“多栽花,少栽刺,留得人情好办事”和“说好不说坏
物价“老兵”的经历
作者: 朱安民   来源: 价格月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剪刀差”   机构改革   物价检查   乡镇企业   中等专业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经济形势   价格管理体制   工农产品比价   自主定价权  
描述: 物价“老兵”的经历
对浮梁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思考
作者: 江新顺   来源: 理论导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层政府   群体性事件   干群关系   农村矛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纠纷   主要表现   维护社会稳定   首要环节   排查调处  
描述: 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减少犯罪及群体性事件的首要环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浮梁县两级党委、政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妥善处理了大量的矛盾、纠纷,全县总的治安形势平稳。当前我县农村矛盾纠纷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矛盾纠纷主要集中在:边界地区
浮世绘版画美人画形式探微
作者: 程伟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菱川师宣   日本江户时代   形式美   现实主义   画家   鸟居   浮世绘版画   大和绘   中国画   铃木春信  
描述: 在我原先的印象中,日本的“浮世绘”是一种类似于中国画工笔重彩式的带有浓郁日本传统样式的手工笔绘.然而,当我去年在日本有机会接触到浮世绘时,我才恍然了悟,真正的日本“浮世绘”绝大部分并非手绘,而是套色木版画,这使我这个搞版画的人震惊不已.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一种自生自灭的庶民绘画.其起初的样式确有两种流派:一种叫作“肉笔派”,也就是俗称的“手绘浮世绘”,是画家在绢、纸等材料上亲手绘制而成;另一种则叫作“板稿派”,是由画家直接
漫谈装饰雕塑
作者: 龙翔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风格   装饰雕塑   装饰艺术   主体物  
描述: 漫谈装饰雕塑
风情万种话屏风
作者: 都笑   来源: 建材工业信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画艺术   顾闳中   玉龟   苏州园林   小说戏曲   精美绝伦   画中   侍史   春秋战国时代   主记  
描述: ,在我国历史悠久。相传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室内安置屏风的习惯,从史籍直至小说戏曲、图画,乃处处可见屏风的存在。《史记·孟尝君传》载:“孟尝君待家坐语,而屏风后侍史,主记君所舆客语。”可见春秋战国
从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角度探索当代中国建筑之路
作者: 田斌   来源: 建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玻璃幕墙   建筑物   公交车站   业主   高楼大厦   人行天桥   书报亭   电话亭   广州市   构筑物  
描述: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 ,应先理解这样一个概念 :建筑是一种文化。准确地说 ,建筑是文化的具体体现。关于文化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文化是历史的积累和沉淀 ;文化是一种抽象概念。抽象的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 ,但抽象的东西总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 ,就像文学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 ,艺术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表现出来一样 ,建筑就可看作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虽然没有从立法上肯定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但在建筑理论界对此早已达成共识。关于建筑和文化的关系 ,我国著名建筑大师吴良镛先生曾有这样一段论述 :“文化是历史的沉淀 ,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 ,融汇于每个人的生活之中 ,对城市的建造 ,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巨大作用 ,决定着生活的各个层面 ,是建筑之魂。”由此 ,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总说 :“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 ,“建筑是历史的纪念碑”。既然是文化 ,就有一个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问题。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灿烂而又辉煌 ,历史建筑独具一格 ,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地区具有深远的影...
< 1 2 ... 23 24 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