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历史上的中日陶瓷文化交流——专访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詹嘉教授
作者: 叶俊士   詹嘉   来源: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交流   历史   学院   陶瓷文化   主任   文化遗产保护   饮食思想   景德镇陶瓷  
描述: 曲阜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名学者和餐饮企业代表围绕“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主题,对儒家饮食思想、中华传统食礼、世界各国食文化、食礼制度和食行为等议题展开了深入广泛的研讨。詹嘉教授受邀在大会作专题发言,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好评。紧张的会议期间,他抽空专门接受本刊执行主编黄桂婵编审专访。
景德镇陶瓷大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交流   历史   学院   陶瓷文化   主任   文化遗产保护   饮食思想   景德镇陶瓷  
描述: 景德镇陶瓷大学
《观海》中所体现的油画技法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 张永良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巴比松   西方绘画   传统技法   绘画技法   油画技法   写实绘画   现实主义绘画   中国现实主义   写实油画  
描述: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油画技法开始全面学习西方,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现实主义绘画作品——“乡土写实油画”。这些绘画虽然照搬西方的现实主义绘画技法,但是在表现中国那个特有的时期的特有的题材上
论油画《岩间圣母》中的异端思想
作者: 周昊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达芬奇   反教会   岩间圣母   圣约翰   人文主义  
描述: 《岩间圣母》是达芬奇与1483年受米兰圣弗朗西斯科教堂的委托所做的祭坛画。该作品不但展现出达芬奇卓越的艺术才能,更因其神秘的象征意味而受到世人的关注。本文先从艺术的角度对《岩间圣母》这幅画作进行赏析,进而再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环境和达芬奇个人的人文主义和反教会思想入手,解析这幅画作背后所暗含的玄机。
浅谈巴尔蒂斯画作中的神秘气氛
作者: 张钰沆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艺术模式   弗朗切斯卡   博纳尔   塞尚   传统绘画艺术   巴尔   裸女   超现实主义   普桑  
描述: 乃至分散的艺术模式,也是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正当流行的时候。而巴尔蒂斯不愿依附于任何流派,对立体派的分解组合不屑一顾,回避所有关于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的讨论,甚至有人批判他“是一件属于过去的古
废墟内的咏叹——浅谈安塞姆?基弗作品
作者: 高牧星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表现主义   诗意   油画  
描述: 德国新表现主义不同于美国消费主义的那种旁观者的消遣心态,把现实生活看似平常无二又司空见惯的那份恐惧和痛苦以强大的表现力进行展现。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的作品充斥着怀着感伤和忧郁
谈蒙克绘画中的形象边缘处理
作者: 胡璇小惠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边缘   色彩   表现主义   空间感  
描述: 在众多的绘画作品中,重视画面的形象边缘,它关系到绘画作品的整体布局与风格。蒙克是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研究其绘画中的形象边缘,对油画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论俄罗斯绘画艺术对中国的影响
作者: 孟丽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俄罗斯美术   列宾美术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俄文化交流   马克西莫夫  
描述: 俄罗斯油画艺术历史悠久,其现实主义的艺术思想和严谨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中国美术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通过“派出去、请进来”培养了一批在当代中国画坛有杰出贡献的艺术家。在全球信息化的新时代,回顾中俄艺术交往的历史,对指引我国绘画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浓重的画卷 ——影片《白鹿原》的影像画面创作分析
作者: 姜欣辰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空间   构图   色彩   影像风格  
描述: 电影《白鹿原》,从整部影片的影像风格和美学上看,投射出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厚重,沉稳,沉甸甸的描绘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和沧桑的时代变迁。延续了第五代电影人的影像美学理念的创作手法。摄影在光线
奥托迪克斯人物肖像的情感表现与批判意义
作者: 富粒粒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实   新客观主义   批判   表现  
描述: 到由表现主义文学荒诞讽刺手法展现的社会批判意义,其中表现主义绘画的研究以德国表现主义早期的“桥社”与“青骑士”为主,对于“新客观主义”绘画的研究并不多见。本论文以迪克斯的代表性作品进行系统分析,解读其人物肖像中的情感表现与批判意义。
< 1 2 3 ... 42 43 44 ... 102 103 10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