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阿丽莎·柯维德雕塑创作中的现代主义溯源
作者: 袁佳维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词义扩大   艺术家   英文标题   丽莎   拉丁语   现代主义   雕塑创作   美术馆  
描述: 德国籍波兰裔艺术家阿丽莎·柯维德(Alicja Kwade)正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进行亚洲首展。展览英文标题“ReReason”使用拉丁语前缀“re”将“reason”的词义扩大,意图重复一个诉诸理性的行动或过程——大量细节与对比堆砌出辩证的轨迹,不仅对环境作出描述,同时破坏掉其中的矛盾。相应地,为了定义“ReReason”在非西方语境中的他异性(alterity),展览的中文标题“格物致新”出自中国古代
装置
作者: 暂无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998年   新现实主义   国外   艺术中心   雕塑家   青铜雕塑   传统雕塑   汽车配件  
描述: 费尔南多·罗德里格斯个展地点: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纽约时间:2018年4月15日—9月10日该展呈现墨西哥艺术家费尔南多·罗德里
彩色贫民窟
作者: 暂无 来源: 环境与生活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雕塑   日至   美国迈阿密   油画笔   雕塑作品   里韦   印象主义   艺博会   德里克   艺术博览会  
描述: 近期,印度孟买的Asalpha贫民窟摇身一变,成了“彩色天堂”。400名艺术家和志愿者用420升颜料在175面墙上绘上五彩图案,令人眼前一亮。
挑战极限的石头平衡术
作者: 水木   来源: 环境与生活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曲线造型   魔法师   橄榄木   个人收藏   艺术作品   创作主题   象征意义   艺术天赋   艺术创作   埃尔  
描述: 美国和加拿大的两位艺术家不用任何粘合剂,就让一堆散乱的石头变成惊艳的雕塑作品,他们眼里最好用的“水泥”“胶水”就是重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匪夷所思的石头平衡术。用景观工程的边角料虽然石头雕塑技艺是自学的,但戴文大叔不是雕塑菜鸟哦,他在建筑和景观领域已经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一直在和艺术、创新性领域打交道。以前,他专门做石板路,或者接手庭院石墙、石板工程,当有人向他发出在
论中国画的写惿山水与印象派风景油画的共同性
作者: 雒红强   来源: 数码设计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意大利   超静音   后现代主义   厨房   抽油烟机  
描述: 论中国画的写惿山水与印象派风景油画的共同性
安塞尔姆基弗——废墟艺术
作者: 杨澜   来源: 当代旅游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表现主义   废墟艺术   基弗  
描述: 基弗为人类艺术开创了一条光荣的荆棘路,更为当今的人类心理学拓开了一束灿烂的灵光.他的画表现手法多样,广泛涉及架上绘画、摄影、行为、装置、综合材料甚至雕塑.但是他的绘画之所以如此有吸引力和震撼力,不是因为他的多变以及强烈的视觉震撼力,而是因为他作品中包含着深深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基弗从来不画风景画,但是他给我们带来了一幅接一幅的人类风景史诗.
茶馆故事:陈安健的《茶馆系列》油画
作者: 了了   来源: 当代美术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馆   现实主义   艺术   本土文化  
描述: ,成都了了·艺术传播机构出品,并由策展人主持出版了《见证交通茶馆——陈安健与黄桷坪艺术史》一书,其中以"黄桷坪纪""茶事述略""绘画人生"三部分来阐述交通茶馆这一文化标本背后镌刻着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码头文化、川蜀茶经等多重文化、政治、经济含义,以及陈安健的绘画与黄桷坪的艺术生态。
我去过,童话的中心
作者: 西西里   来源: 风景名胜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达佩斯   感觉   《茜茜公主》   童话   皇后   匈牙利   大自然   传奇  
描述: “在你感到寂寞无助的时候,你可以去大自然中,你可以从每一棵树,每一朵花上面,感觉生命无处不在,感觉上帝就在我们身边。”——《茜茜公主》如果没有这位传奇的皇后,那么我们看到的匈牙利可能又是另一翻模样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艺术创作问题的再思考
作者: 张林   来源: 锋绘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   中国化问题   油画创作思路  
描述: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中国化,那马克思文艺理论“中国化”也成为逻辑的必然.并且联系实际,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为切入点,兼谈油画艺术创作中,徐芒耀教授“我的梦”的创作思路.
“信则美”的艺术与宗教互生轨迹——探究德意志古典大师丢勒的艺术文化特点
作者: 杨学文   姚绍将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主张   油画艺术   艺术风格   先锋派   文森特   艺术创作   梵高   《向日葵》   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派  
描述: 一、引言阿尔布雷特·丢勒是北欧文艺复兴的伟大艺术家之一,也是一位勤奋、虔诚的基督徒,更是一位颇具智慧的学者。丢勒以版画、油画、素描等艺术创作之于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所扮演的角色,带给我们艺术史研究诸多令人思考的问题。丢勒是德意志民族的“人民艺术家”,颇受人民的喜爱,尤其16世纪的德意志时期。在1494年秋天他离开妻子独自前往意大利、威尼斯等地进行“艺术灵感采风旅行”,在旅行期间
< 1 2 3 ... 29 30 31 ... 48 49 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