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主 】搜索到相关结果 304 条
关于佛像艺术
作者:
黄华宗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游工艺品
阿弥陀佛
宗教活动场所
释迦牟尼
规范程
释迦佛
佛像艺术
综合性艺术
主要特征
佛教造像
描述:
佛像是佛教造像的总称,其中包括佛(即释迦牟尼,阿弥陀佛等诸佛),菩萨、天王、罗汉等的一切造像,佛像艺术的主要特征 ,从佛教的经典和规范程式来开拓成造佛的主要依据 ,也就是佛的相貌和手印,比如说释迦佛
纪实篇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九十年代
中国当代艺术展
艺术家
美术学院
计算机艺术
物质观
60年代
传统文化
观念艺术
描述:
由朱其策划的《影像志异》观念摄影展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画廊开幕。自90年代起,一批原先从事绘画、装置、行为等方式的艺术家开始尝试将摄影和观念艺术相结合,表达后60年代一代人的自我内心的美学和人生观感。摄影在其中被利用为超越相
英国艺术界讨论公共艺术的地位问题
作者:
曾胤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界
象征性空间
妇女地位
文化修养
城市形象战略
民族主义
英国
重要的人物
公共艺术
全民投票
描述:
的文化修养,使他们更加热心于公益事业。更重要的是,人们能够从公共艺术中认识到它所包含的不断变化的社会与政治进程中的各种例证,诸如,民族主义 的发展,全民投票的形成,妇女地位的不断改善,等等。
在地狱和天堂之间——德国当代艺术展一瞥
作者:
张小涛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网络时代
法兰克
平面化
天堂
超写实主义
艺术家
当代艺术
现代主义
地狱
德国
描述:
1999 年,在美丽的法兰克福美茵河畔Kunst Hause有Reter Bauer和Rohnie Janot的展览,展厅里交相辉映,一个是极简的Video艺术,另一个是极繁的装置艺术,里面多是封存
勿回首:作为构想的未来
作者:
詹尼特·卡瓦内罗
尹呈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构想
圣西门
虚拟现实
艺术家
布尔格
马雅可夫斯基
电子艺术
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哲学
描述:
未来,它是什么?它是一种值得去想象的东西,还是如此现时的现时,以至于任何尚未来临的事物其指日可待的形式都相对无聊,不值得为其构想煞费心机?我们中的有些人从未成为《星舰迷航》(Star Trek)的观众,他们不可能观看这部影片。它只是看上去太具技术化的外表,而较之“离开这儿”的真实历程又太不奢侈豪华,而目前,为了在一种不可能经历的经历之中“到那儿”,又不那么富有魅力。多年之后的今天,只有当其再生品——《下一代》(The Next Generation)和《深度
大陆的漂移卡洛斯·巴索阿多(CARLOS BASUALDO)对下届“卡塞尔文献展”策划人奥奎·恩维佐
作者:
汤荻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丁美洲
卡塞尔
文化含义
大陆
保守主义
多元文化政策
CARLO
双年展
尼日利亚
批判视角
描述:
这一代的策划人深深地受到时常是绝然相反的两种潮流的影响:新兴的多元文化政策和艺术界不断高涨的保守主义 。在加强前者的文化含义和对后者提出一种批判视角的过程中,恩维佐从一个诗人成为编辑、继而成为活跃
飘摇的陶土——安德丽娅·海伦兹和她的作品
作者:
贾斯廷·克莱门斯
陶者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伦
“纯艺术”
大众文化
纺织品设计
艺术思潮
审美活动
陶土
后现代主义
美与善
作品
描述:
与这些手工艺相提并论,从而将它们排斥在与绘画、音乐和文学息息相关的世界——历史的命运之外,但它们在据信是反实用主义 的无意识中却表现出了其他任何艺术都无法表现出的那种真、美与善。随着数世纪审美思想在后现代主义 艺术思潮中的分化,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是所有艺术门类的分化和繁衍,这一点是不可置否的。
威尼斯的话筒——关于威尼斯双年展的观感
作者:
红火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主持人
中国艺术
历史的终结
主流意识形态
当代艺术
威尼斯
双年展
中国前卫艺术
全面开放
描述: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开放展主持人 ——兹曼,一位老资格的瑞士策划人,左派思潮喧嚣的六十年代末曾不失时机地把波依斯推向了大师的前台,为战后的欧洲艺术重新找到了某种价值坐标。其后又创造了一系列不俗的策划业绩
想象虚无:反建筑的建筑——解读荷兰建筑师冉·库浩斯
作者:
刘珩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现象
荷兰建筑师
柯布西埃
现代主义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城市规划
前卫意识
曼哈顿
游泳池
文化环境
描述:
冉·库浩斯,1944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早年曾从事剧本创作并当过记者。1968-1972年转行学建筑,就读于伦敦一所颇具前卫意识的建筑学院Architecture Association。从那时起,他对当代文化环境下的建筑现象就开始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兴趣。1972年,Harkness研究奖学金使他得以在美国生活和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1972至1979年间,他曾在当时建筑界很知名的Ungers事务所以及Peter Eiserman的纽约城市规划/建筑研究室工作过,同时也在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1975年,库浩斯与其合作者共同创建了OMA事务所,试图通过理论及实践,探讨当今文化环境下现代建筑发展的新思路。
戴诺斯和杰克
作者:
尹呈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万字形
人体模型
诺斯
杰克
玻璃纤维
表现主义
性行为
作品
超现实主义
重金属
描述:
儿童渐渐成为艺术家们用以关注权力问题的隐喻。英国艺术家戴诺斯和杰克·查普曼以他们的作品为成年的人们布设了一个罪恶之源。《六英尺以下》便是
<
1
2
3
...
19
20
21
...
29
30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