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主 】搜索到相关结果 1126 条
从《苗女赶场》看董希文的艺术道路
作者:
曹栋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精神
现实性
艺术道路
现实主义
新中国
民族主义
作品
象征主义
林风眠
中国油画
描述:
作为中国油画本土化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画家,董希文一生的艺术探索与实践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油画的发展,可以说他为后来者开辟了一条通途。但是,对于他的艺术道路的理解,往往有一个问题,就是他的画风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虽然与他同时代的许多画家都有类似的问题,由于政治文化生活体验的变化,在画风上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但就董希文而言,更有其特殊性。他倡导油画民族化,并以新中国成立后的艺术道路获得认可,但是,当人们认为他
具象的延异:高小华绘画“去程式化”写实语言的流变与意味
作者:
支宇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语言
艺术家
程式化
当代现实主义
中国当代
绘画
弗洛伊德
维米尔
传统现实主义
描述:
作为中国当代杰出的现实主义 画家,高小华精湛的造型能力与写实才华早在"伤痕美术"时期就已经得到了全面的体现。1978年,高小华在创作《为什么》和《我爱油田》时直接受到苏联当代现实主义 画家科尔热夫《巴黎
平淡真实的生活体验与现实主义绘画情结
作者:
王丹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状态
生活体验
生活中
情感
现实主义绘画
心理真实
普通人
人生经历
社会生活
绘画创作
描述:
在当代中国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中,现实主义 绘画仍是活跃的艺术主流 。生活万花筒的无穷变化,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吸引着艺术家,以之作为艺术题材进行耐人寻味的表现,传达艺术家的艺术观念与人生理念,这种选择往往也与作画者个人的成长及其生活阅历有关。自西方油画进入中国以来,现实主义 绘画在我国的各个历史时期
从分离派到表现主义:维利·艾森施茨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作者:
萧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博物馆
画展
法国
发展历程
表现主义
创作
作品
中国美术
分离
描述:
发展历程:从开始明显受到分离派的影响,到后来具有非常突出的个人风格。期间,维利·艾森施茨接受过印象主义 和立体主义 的影响和启迪,最终找到了充满个性的表现主义 表达方式。尤其是他的风景画,显示了法国南部(画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定居的地方)光线和色彩的特点。
从“记忆历史”到“追问现实”:论高小华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
作者:
彭肜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道主义精神
新时期
批判现实主义
记忆
绘画艺术
现实主义精神
艺术史
艺术语言
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下难以淡忘的"创伤记忆",并因此开启了新时期艺术史上辉煌的第一页。之后,高小华又以《我爱油田》、《赶火车》等一系列触摸人性、直面现实的经典作品,深化了中国油画的现实主义精神 与艺术语言。行走在追忆历史与感悟现实的艺术之路上的高小华,其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作品都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
查建英的国家
作者:
张伟
黎明
来源:
人物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蒙
自由派
公共生活
国家
文章
生活方式
使命
个人主义
理想主义
采访
描述:
WHO IS IT作家,美籍华人,《八十年代访谈录》作者"我不愿意把个人命运和一个国家的使命绑在一起,某种意义上,我觉得这样绑在一起是一种自大自恋的姿态。"头一天晚上,查建英女士参加了一次闺蜜聚会,地点是清华大学刘瑜的家,在座者包括雕塑家、小说作者、商业杂志编辑和奢侈品代理商,菜品包括挺着大肚子的刘瑜做的红烧肉、糖果和蛋糕,话题涉及男女、饮食、家庭。"从头到尾没有一句提到政治。"查建英说,然后她又补充,只有一次提到一位官员和他太太的家庭生活。
天然去雕饰
作者:
胡立军
来源:
人像摄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基础
身材
服装
土黄色
自然光
主要原因
风格
写真
主要特征
油画
描述:
、浅褐色为主 ,款式宽松,不强调身材。人物神情慵懒安静。森女系风格也是畅销风格,我们陆续拍过几组,顾客的选片率一直很高。主要原因 可以归纳如下:1 ,发型设计可以修饰脸型,饰品大都以小型花卉为主 ,避免了过度夸张:2,服装可以掩饰身材缺陷:3,原片色调
无款茶杯身世求证记
作者:
付玲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制
落款
收藏
吸引
价格
风格
作品
古玩市场
照片
店主
描述:
在地摊上看到这只茶杯(图1 、2),一眼就被吸引住了:茶杯上绘制的是通景山水。茶杯本是小器物,可上面的山水层层叠叠,可谓丛山峻岭,气势磅礴。山水问巧妙的留白,形成了云罩雾绕的景象。虽然杯子没有落款
境外油画收藏的隐喻陷阱
作者:
王耕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院校
研究院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艺术
俄罗斯
写实主义
博士生导师
古典
美术馆
中国油画
描述: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艺术,并不是所有的舶来品,在中国都能卖个好价钱。文化的隔阂让跨越国界的艺术品收藏,存在着更多的专业盲区。 最近,在网上流传着两幅名人搞笑漫画。一幅是《李白、李黑、李太白》,李白是线描传统国画,李黑则是逆光的李白身影,等到李太白的时候,画面上犹如雪一般白茫茫一片,好干净。与李白对应的,是《诸葛亮、诸葛暗、诸葛孔明》。这幅画当中,首先是诸葛亮羽扇纶巾像,然后是版画一样的剪影诸葛暗,最后的诸葛孔明,则是在诸葛暗的脸上戳出两个洞,这就是诸葛孔明。
青花加紫郭子仪祝寿大瓶
作者:
王光青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纹饰
军事家
釉里红
腹径
硕大
绘画
郭子仪
青花
西华县
形制
描述:
青花加紫郭子仪祝寿大瓶(见图)高81厘米,口径29厘米,腹径120厘米。夔龙双耳,形制硕大,造型丰满浑厚,青花色泽明快,绘画满工精细,人物、景致、纹饰都极为精彩。大瓶的主题 纹饰是一幅郭子仪祝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