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主】搜索到相关结果 14108 条
-
吴为山雕塑的价值
-
作者:
鲍俊丽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画大师
主流艺术
布朗库
意象造型
大写意
艺术感染力
艺术创造
现代艺术
艺术处理
吴为山
-
描述:
本文从吴为山雕塑的大写意创作手法入手谈论吴为山雕塑对于中国雕塑的价值。内容涉及吴为山数年来创作的雕塑作品,分析其风格及创作手法。吴为山教授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艺术家,数年来他创作的雕塑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内容涉及人物雕塑、城市雕塑、宗教雕塑,其中肖像雕塑尤其是名人雕塑成就极为突出,先后被国内外有关机构、场馆收藏并陈列。吴为山的作品《睡童》于2003年获英国皇家肖像雕塑家协会最高奖——攀格林奖,吴为山成为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位亚洲艺术家。同年,他应邀在英国国家肖像美术馆向来自世界各国的知名艺术家进行关于雕塑与中国文化的讲座,成为登上这座著名
-
探讨城市雕塑空间品质提升策略
-
作者:
胡永林
王明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城市公共空间
大众审美
主题性雕塑
公共空间环境
雕塑创作
空间品质
架上雕塑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
描述:
城市雕塑空间属于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雕塑与城市雕塑公共空间关系的解读,结合城市雕塑空间设计原则,总结出适合当代城市空公共间需要及满足大众审美需要的城市雕塑空间的提升策略。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经过雕塑的发展,从室内的架上雕塑走到室外,变创作出了城市雕塑。优美的公共空间环境是城市雕塑创作的基础,而优秀的城市雕
-
解析现实主义雕塑的当代创作特征与意义
-
作者:
谢功茂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特征
中国现代主义
发展阶段
艺术风格
艺术作品
装置设备
美术发展史
艺术创作
艺术形式
创作观
-
描述:
现实主义这种艺术风格具有很强的情感张力,自20世纪初期开始,中国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开始发展,至今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发展出了很多雕塑创作者,他们以现实主义创作观念,深入的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
探讨金属材料在现代雕塑中的应用
-
作者:
王茜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感受
现代化大工业
立体主义
拼贴
空间特性
金属材料
物质需求
工业性
现代性
审美层面
-
描述:
我们知道雕塑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在保证功能为先的基础上,还要能够满足人们除了物质需求之外在精神感受和审美层面上的不同需求。金属雕塑作为雕塑艺术中的一种,它以本身独特的材质及空间特性充分发挥了着自己的作用。本文通过四部分的系统研究分析、了解和运用了金属材料的独特性、工业性、现代性与发展方向等各个领域的别样风景。
-
试论当代雕塑的女性主义色彩表现与审美
-
作者:
彭莉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情感
女性艺术家
艺术表现力
杜尚
当代雕塑
拼贴
认识自然
色彩表现
艺术形式
女性主义艺术
-
描述:
较之传统雕塑稍显突出,能更好的表现出艺术家所要表达的艺术情感。在女性主义艺术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女性艺术家更多的选择雕塑这种艺术形式来表现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思想。当代雕塑更好的表现了女性艺术的内涵并且由于它的优势,许多作品成为女性主义艺术发展的各个时期具有先锋代表性的作品。
-
解构主义建筑与现代艺术比较
-
作者:
李猛志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里达
解构主义
立体主义
艺术比较
西方现代艺术
建筑
后结构主义
语言学
哲学
雕塑
-
描述:
对解构主义的哲学来源进行了介绍;对解构主义在建筑、现代艺术、雕塑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了解构主义风格在具体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提出设计师在设计实践过程中有意识使用哲学工具的建议。解决了设计过程中只求形式忽略设计依据的现实问题。
-
探讨草间弥生的艺术表达
-
作者:
余虹熠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弥生
装置艺术
抽象符号
艺术风格
艺术作品
抽象表现主义
极简主义
超现实主义
作品形式
艺术表达
-
描述:
融合了多种派别的风格,女权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新达达主义,但万变不离其中的便是无限重复的波点,鲜明的色彩对比,夸张的线条,通过抽象符号组合而成的艺术作品,更加直接的表达着她的内心世界与精神内涵。
-
探讨绘画中美的自然性
-
作者:
迟砚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达自由
透视法
阿尔塔米拉
艺术现象
教堂建筑
极简主义
三度空间
本能反应
自然性
中世纪美术
-
描述:
什么是绘画中的高级美的自然性。它的存在形式,和重要意义。绘画、雕塑、音乐、文学等艺术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向他人传达感受的一种能力,通常我们为了更好的表达这种感受而去寻找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对表达者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种形式不是随意的方式而是一种必然的形态。把找到的这种独特方式和需要表达的独特内容以最自然的形式结合在一起,才会形成一种"力量",便是高级的美的自然性。这种"力量"会强有力的感染每一个观者。在绘画中为了
-
从《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与《送子天王图》的共同风格看世界艺术交流
-
作者:
吴艳月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马神话
古典主义时期
胜利女神像
艺术风格
色雷斯
送子天王图
吴带当风
吴道子
艺术交流
莼菜条
-
描述:
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了希腊文化,因此这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期。这一时期的希腊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并且从鼎盛的古典主义时期逐渐衰落下去。在这段时期的希腊本土雕塑中,出现了整个
-
溯本回原
-
作者:
陈科宇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马神话
古典主义时期
胜利女神像
艺术风格
色雷斯
送子天王图
吴带当风
吴道子
艺术交流
莼菜条
-
描述:
一件艺术品,尤其是古代艺术品的最终归宿大多是进入博物馆或者美术馆系统。而博物馆应该专注于藏品独立的艺术价值,如色彩、造型、风格等等纯粹的艺术元素,还是应该还原藏品的文本语境?这对于年代久远的古代艺术品显得尤为重要,我的专业方向是文化遗产与大足石刻,比如当我们把佛教造像从石窟寺挪入室内场馆,观众视觉的重心就变成了一件雕塑,而不再是信众叩首敬仰的对象,这件藏品的原始功能和意义无疑被排除在展示之外,脱离了原初的语境,进而成为构成其原初价值的众多碎片中的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