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主流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
“雕塑”的一个案例:2012三官殿1号艺术展的条件及叙事
-
作者:
张月泓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展
主流意识形态
中央美术学院
叙事
20世纪80年代
中国现代
雕塑艺术
案例
-
描述:
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发展状态,基本是依托西方学院派的教育体系并利用这样的方式将它和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结合起来,以发挥其政治功能、宣传功能和教化功能。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实际上雕塑没有与中国人的生存经验、现实生存问题发生反应。因此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雕塑创作转而开始追求观念和文化上的转型。我们通常认为,中国雕塑进入当代视觉的一个重要标志是1994年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的五人雕塑展“雕塑1994”。
-
浅析中国具象油画的发展趋向
-
作者:
肖旭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油画
西方经验
主流意识
-
描述:
本文主要根据中国具象油画的历史状况和当下面临的问题,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向的几种可能性。归纳起来有三点:1.主流意识引导和商业机制影响下的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将继续稳步发展。2.以西方经验为标准,效仿
-
历史场景中的人物创造:李象群雕塑论
-
作者:
荒林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历史
人物创造
新中国
主流意识形态
当代艺术
改革开放
历史场景
雕塑艺术
-
描述:
讨论新中国建立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雕塑艺术,李象群几乎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他的创作与当代艺术深入反思政治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所关注的是,他如何在改革开放的中国直接切入政治题材而获得了艺术家的自我身份寻找和自由表达,如何既参与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又保证着艺术个性的充分发挥,以及如何从群体的政治表达深入到个体的政治身份建构,并由此探讨了女性个体的身份政治问题。
-
李象群雕塑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历史
人物创造
新中国
主流意识形态
当代艺术
改革开放
历史场景
雕塑艺术
-
描述:
李象群雕塑
-
吴为山雕塑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历史
人物创造
新中国
主流意识形态
当代艺术
改革开放
历史场景
雕塑艺术
-
描述:
吴为山雕塑作品
-
此地 他乡——谈陈宁的油画创作
-
作者:
王犁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姿态
传统项目
信息传递
艺术创作规律
主流意识形态
美术学院
写实绘画
架上绘画
二十年
个性选择
-
描述:
在当今较有学术姿态的双年展中,架上绘画已经趋于边缘。经过“八五新潮”洗礼后,勇猛精进二十年的中国美术,作为传统项目的写实绘画在一直标榜学术前瞻的学院中,稍作条分缕析,就会让习惯于写实绘画的大众视觉略显伤感。这种艺术创作求异性和审美的个性选择是符合艺术创作规律,也是主流意识形态在一直左右艺术创作后的自然消退,艺术回归本体,画家开始自由选择自己存在方式的正常表现。当我们真正可以自己选择的时候,信息传递的快捷,琳琅满目的语言,也更容易使自己
-
威尼斯的话筒——关于威尼斯双年展的观感
-
作者:
红火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主持人
中国艺术
历史的终结
主流意识形态
当代艺术
威尼斯
双年展
中国前卫艺术
全面开放
-
描述: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开放展主持人——兹曼,一位老资格的瑞士策划人,左派思潮喧嚣的六十年代末曾不失时机地把波依斯推向了大师的前台,为战后的欧洲艺术重新找到了某种价值坐标。其后又创造了一系列不俗的策划业绩。在文化将要沉睡的时候,他似乎总能敲响惊世骇俗的重锤,发出清晰而富于锐气的思想召唤,同时也把观众引向了某种理解的深渊。双年展董事会选择这样一位有着“造反派”劲头的策划界“老运动员”连续主持本世纪最后一届和下一世纪第一届威尼斯双年展,必然是寄托了深意。可以想见,他身上的那种源自大陆欧洲的强烈的乌托邦色彩和理想精神依然被知识界视为思想领域的宝贵财富。
-
唱响主旋律 献礼十八大 主旋律电影发展历程回顾
-
作者:
朱鹏杰
来源:
东方电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类型电影
中国电影
真善美
新时期
主旋律电影
邓小平同志
发展历程
主流意识形态
影片
纺织厂
-
描述:
或许是中国动荡年代留给观众的根深蒂固的印象,提起"主旋律"影片,人们总会想到"高大全",想到"三突出",想到一身正气、毫无瑕疵的"人民英雄"。这些英雄高大正直,是大家仰望的对象。英雄们寄身于"主旋律电影",如同广场的一尊雕塑,在被大家仰望的过程中与民众渐渐远离。
-
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成立始末
-
作者:
家海
来源: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事业发展
里程碑
城市雕塑规划
工程实施
毛主席纪念堂
社会主义
主流意识形态
领导机构
国家级
高度重视
-
描述:
作为首个国家级城市雕塑事业的领导机构,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的建立是中国雕塑事业发展史中的里程碑事件,其酝酿筹措的过程与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工程实施有着深层的联系。纪念堂雕塑工程的组织与创作,使一度遭受"冷遇"的中国雕塑界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雕塑与生俱来的纪念、宣传功能重新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使之与日后重塑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国家诉求联系起
-
多义性文化空间:鲁迅纪念馆(博物馆)谈
-
作者:
钱旭初
来源:
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义性
陈列展览
城市文化
文化空间
主流意识形态
鲁迅研究
公共空间
故居
纪念馆
鲁迅博物馆
-
描述:
一、鲁迅纪念馆(博物馆)的基本情况1949年建国以后,各类鲁迅纪念机构或文化设施纷纷建立,既包括以鲁迅名字命名的公园、广场、雕塑、图书馆、电影院、学校,也包括专门的纪念馆、博物馆、故居、墓葬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7个城市建有鲁迅纪念馆(博物馆):他们分别是北京的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鲁迅故居;上海的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鲁迅故居;厦门的厦门鲁迅纪念馆;广州的广州鲁迅纪念馆;南京的南京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