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追思文源 中国现代文学馆室内设计
作者: 马怡西   来源: 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环境   “五四”新文化运动   学术研究   细部设计   发散性思维   采光顶   多功能厅   中国现代文学馆   室内设计   学术交流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馆是由著名文学家巴金先生倡议,江泽民主席亲自批准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集中收藏展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海外中国文学事业的书刊、文物,是海内外著名中国作家互换展览、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场所
参观中国现代文学馆
作者: 理之见   来源: 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布局   整体环境   中国现代文学馆   室内设计  
描述: 加上去的,故而缺乏协调一致的感觉。主楼右侧两排架空的圆形大理石柱廊,完全是虚设的形式化的东西。这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师们的形象,以及他们那种奋斗的精神和质朴的作风,有点格格不入。相反,在建筑外部的庭园设计
赫尔辛基的城市构筑雕塑 一座小展亭及其它
作者: 方海   陈红   来源: 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竞赛   市中心   国会大厦   陈列柜   金属连接件   现代艺术博物馆   文化城   不规则多面体   赫尔辛基   雕塑  
描述: 博物馆之间的Mannerheimintie路上,主要用于承放介绍市中心Kamppi-Toolonlahti地区规划发展的宣传资料和模型(图~3)。要求展亭的规模仅为10m长,3m宽。这样小的尺度位于如此重要的市中心地段,对设计的...
赤诚一片绘丹青:记聂帅戎装油画像创作者王非
作者: 袁兆平   来源: 黄埔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学会   中国书法   元帅   黄埔军校   社会文化   百年诞辰   聂荣臻   图书馆   中国美术   油画  
描述: ,聂帅形神俱备,音容宛在,令人顿起敬肃之心情。后不久,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重庆江津举行聂荣臻元帅铜像揭幕和陈列馆开馆仪式,这幅画像又被该馆永久收藏。当时,聂荣臻元帅之女聂力中将紧握着应邀前往的江苏黄埔省同学会会长朱法彰之手深情地说:"我是黄埔后代,你们
砚台考辨(四)
作者: 刘子石   来源: 徽州社会科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古砚   考古  
描述: 中国砚台的颜色很多,产地也极复杂。通常分红、黑二类。红的人统称“端砚”。黑的人统称“歙砚”。实际不是红的都产于广东古端州,而黑的都产于安徽古歙州。由于产地或坑的不同,红的颜色上有紫红、深红、浅红、灰
艺术复制品行业正在兴起
作者: 刘安宁   来源: 网印工业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丝网印刷   仿真复制   中国画   宣纸   油画  
描述: 在发达国家,艺术复制品早已拥有巨大的市场,在美国纽约的世界博览会上出现了艺术品原作、艺术复制品与艺术印刷品三足鼎立的局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渗透到各领域,包括丝网印刷领域。在复制艺术品的过程中,用电脑进行印前图像处理,调频加网,加上丝印特
早期油画的分期和发展脉络:中国油画史溯源之二
作者: 梁光泽   来源: 岭南文史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艺术特点   中国   发展过程   油画  
描述: 广义的油画在中国已有300年的历史。然而早期油画的发展过程却不大清晰,特别是清代外销艺术的油画,其起源与成因、代表画家、发展过程、艺术特点和式微的原因在国内油画界都缺乏研究。现时,西方传教士画家在清代宫廷所绘的油画已被美术史论者所肯定,而作为一种发展期长达近百年,有多位代表画家,
我国治理二氧化硫污染的历程和建议
作者: 缪天成   来源: 硫酸工业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控制   二氧化硫   建议   中国   回顾   污染  
描述: 论述我国SO2 对大气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我国主要的SO2 污染源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硫酸厂排放的SO2 ,有色金属冶炼过程排放的SO2 和燃煤窑炉排放的SO2 。其中以燃煤窑炉排放的SO2 最为严重 ,尤其是大型燃煤发电厂排放的SO2 ,量大面广 ,治理难度最大。文章重点叙述了三个污染源治理过程的详细情况 ,并列出 11种行之有效并已建成工业规模示范装置的燃煤脱硫技术 ,可供选择。最后对大型燃煤发电厂SO2 的治理提出建议
试论笔墨的肌理与肌理的笔墨
作者: 袁牧   来源: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肌理   中国画   笔墨  
描述: 中国画笔墨一方面在自身单纯的形式语言中尽力追求笔迹墨彩的肌理变化 ,另一方面又努力在自然肌理创造新的笔墨形式 ,这种既注重自身审美因素 ,又不忘在生活中吸收营养的双重性特征 ,使得中国画笔墨不断在笔墨肌理和自然肌理中发展、充实、完善。
中国油画何去何从?
作者: 林惺岳   来源: 台声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主义画派   古典油画   绘画艺术   中国   油画  
描述: 油画成为中国新的重要画种 ,是由美术留学生从西欧及日本引入并大力倡导促成的。当本世纪初中国美术留学生到欧洲取经时 ,正是古典油画传统趋于没落 ,而现代主义的画派崛起之际。同时中产阶级也取代过去的封建
< 1 2 3 ... 71 72 73 ... 90 91 9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