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搜索到相关结果 679 条
-
江西古陶瓷研究概述
-
作者:
许智范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景德镇
印纹陶
江西省
洪州窑
吉州窑
文物
研究概述
中国古陶瓷
原始瓷器
-
描述:
江西古陶瓷研究概述
-
名人,名牌与名城
-
作者:
邓扬威
来源:
公关世界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城
中华民族
象征
景德镇
广州
历史文化
孔子
政治中心
旅游业
辛亥革命
-
描述:
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很多古都如广州、洛阳等都以此建立起来。选点建都城的当然也是名人,如建广州的任嚣和赵佗。过去的古都,大部分就是今天的名城。名人名城,源远流长。名城北京,中国首都,中华民族文明历史和古老文化的象征与缩影。北
-
宋龙泉窑瓷器及其仿品
-
作者:
冯先铭
冯小琦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泉青瓷
产品
宋代
景德镇
江南地区
龙泉窑
明代
釉色
中国瓷器
装饰方法
-
描述:
龙泉窑是江南地区继越窑之后出现的又一著名的青瓷产地。窑址分布范围极广,产品极其丰富,装饰方法多种多样,产品大量销往国内外。文献中记载的龙泉窑瓷器最早记载龙泉窑的文献是宋代《鸡肋篇》,此后明代《辍耕录》、《格古要论》、《大明一统志》、《处州府志》、《菽园杂记》、《浙江通志》、《事物绀珠》、《广志绎》、《广
-
中国瓷器研究现状与展望
-
作者:
李辉柄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史
青花瓷器
景德镇
陈万里
修内司官窑
元代瓷器
官窑瓷器
研究现状
釉里红
中国瓷器
-
描述:
中国瓷器研究现状与展望
-
鲁派内画鼻烟壶赏析
-
作者:
李晶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山内画壶
中国艺术风格
博物馆
鼻烟壶
收藏家
景德镇
竹林七贤
东方艺术
玻璃瓶
艺术特色
-
描述:
鲁派内画鼻烟壶赏析李晶鼻烟壶———盛装鼻烟的器皿,简称“烟壶”。清代著名学者王士祯在《香祖笔记》中说:“近京师又有制为鼻烟者……以玻璃瓶贮之。”可见此时鼻烟盛行,多以玻璃瓶盛之,还没有“鼻烟壶”的名称。最早出现的“鼻烟壶”名称,见于清宫内宫府档案的记...
-
景德镇陶瓷的对外交流
-
作者:
曹济仁
曹晓亮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制瓷技术
陶瓷之路
中国陶瓷
手工艺人
技艺
欧洲
日本人
景德镇陶瓷
中国瓷器
-
描述:
一陶瓷技艺的外传中国瓷器从很早起就开始流传世界各地,并被视为奇珍异宝,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古代,由于交通阻隔,运输艰难,要想得到一件真正的中国瓷器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海外商人和手工艺人都想学习中国造瓷方法,以便在当地就能制造精美的瓷器。景德镇陶瓷技
-
多谜之镜——海兽葡萄镜
-
作者:
张梅
来源:
华夏文化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常生活用品
纹样
丝织品
葡萄
中国古代
丝绸之路
主题纹饰
海马
中西文化交流
海兽
-
描述:
多谜之镜——海兽葡萄镜●张梅铜镜是古人用来梳装整容的日常生活用品。四千年的铜镜发展史表明,中国古代这些日常生活用品之所以能在文化艺术宝库中发出熠熠光彩,应主要归功于它那五彩纷呈、构思精巧、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主题纹饰。然而,对于中国古代铜镜纹饰的寓意...
-
充满希望的田野
-
作者:
王金玉
来源:
中国汽车市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希望
过程
剩余劳动力
经济条件
中国
农村土地承包
农业生产
价格
农机市场
农民
-
描述:
8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繁重的农业运输任务大部分依靠拖拉机加拖车来完成。早年的手拖小巧玲珑.适应性较强.价格低廉.适应农村当时的经济条件.国此赢得农机市场的半壁河山。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到户,相对工效的提高.农村有了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这一部分农民希望
-
中国嘉德’97春季拍卖
-
作者:
晓巍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春季
新中国
秋季
国际拍卖
代表作品
中国书画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市场
油画
-
描述:
10月24日至27日,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将以七个专场,2600件拍品的规模,再次率先拉开京城秋季拍卖的帷幕。中国嘉德’97秋季拍卖会,无论是中国书画、油画及雕塑,还是新中国美术作品专场,都以
-
飘扬十字旗的国家
-
作者:
张奥列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钟表店
电缆吊车
瑞士人
回归自然
法国大革命
边界冲突
瑞士银行
红十字会
美的环境
“中立”
-
描述:
中立和平。可以说,瑞士是与“中立”同时诞生的。原先德、奥、意、法四国接壤,常有边界冲突,为避免磨擦纷争,四国协议在边境各割出一块地方,立为瑞士国,谨守中立,缓冲各方。瑞士虽说中立,却输出军人。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