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情暖赣鄱 关爱职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在我省考察调研图片选登
作者: 华光耀   丁海波   来源: 当代江西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调研   全国总工会   景德镇   图片   中共中央政治局   七届四中全会   副委员长   全国人大常委会   副主席   南昌  
描述: 12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来到九江、景德镇、南昌等地调研。他强调,
读者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企业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民生   民营企业   网站   沃尔玛   民营银行   时代需要   读者   中国企业家   经济学  
描述: 莫问前世,干卿底事2009年第20期《民生银行:走出蛮荒》有关民生银行前世今生的疑问,许多至今也还没有完全解开,贵刊作此努力,尽力还原了许多历史的碎片,让我们知道了这家半年盈利达73亿的民营银行,居然是这样一路走来的。
凌超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瓷都   中国   陶瓷艺术   工艺美术大师   陶瓷美术家  
描述: 凌超 号超真,1977年生于瓷都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收藏协会会员。自幼酷爱陶瓷艺术,师从陶瓷美术家傅尧笙,并得到其精心指导和传授,作品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王隆夫、张育贤等大师精心指导、赞扬。
乔生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政府   艺术家   中国   景德镇市   摄影家   工艺美术  
描述: 乔生(陈樵、又名樵夫)1960年生,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2006年被景德镇市政府授予首届民间艺术家。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著名人文摄影家。
2008年全国报刊杨万里研究资料论文索引
作者: 傅林红   来源: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交流会   景德镇市   分析测试技术   中国化学会   生物医药   征文   专业委员会   色谱  
描述: 1."中兴四大诗人"名称来历考/高翠霞//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期 2.杨万里诗歌"写生"艺术手法探析/韩晓光//景德镇高专学报1期 3.杨万里诗歌的山意象/冯瑜//宿州教育学院学报1期 4.杨万里佚诗考辨/李小龙//中国典籍与文化2期
张吟玲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作者: 张吟玲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业陶瓷   景德镇   作品选登   江西省   艺术中心   陶瓷艺术   江西师范大学   工艺美术大师  
描述: 张吟玲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景德镇:瓷都玉色烟雨青花
作者: 于翔汉   来源: 中国三峡建设(人文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景德镇   历史博物馆   江南   打捞   瓷都   元代   高岭土   陶瓷业   中国瓷器  
描述: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美丽……"当周杰伦用他那低哑的嗓音,演绎着那首已被广为传唱的<青花瓷>.如青花般的靓丽与飘逸,景德镇带着瓷都千年的历史烟雨,款款地向我们走来.
评《谁之批判? 何种现代性?》
作者: 高岭   来源: 画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章   批判   当代艺术   质疑   思考   自由主义   中国当代   语言文字   政治现代性   艺术批评  
描述: 在对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当中,方法论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我们总是试图解答当代艺术评判标准到底是什么?鲁明军在近期撰写了一篇《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
当代艺术叙事的多样性
作者: 高岭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结构   叙事模式   现代中国社会   现实主义   写实风   艺术创作   建构方法   阐述方法   叙事形式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文化报》2009年9月3日任何关于艺术创作的批评和研究,从阐释文本得以展开的过程来看,都是一种叙事。换句话说,任何艺术创作之所以能够具有价值,正是在特定叙事模式或者话语结构的建构下才形成的。因此,对艺术叙事的研究和探讨,实际上就是对艺术阐述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因而具有建构方法论的理论意义。
淡复艺术批评的理论高度
作者: 高岭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市场   艺术理想   讽刺意味   艺术创作   孪生兄弟   中国当代艺术   艺术批评  
描述: 没有任何时代能够像今天这样几乎听不见艺术批评的声音。这是中国当代艺术界最为明显也最具讽刺意味的一种现象。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这对孪生兄弟在今天更多地不再是为了共同的艺术理想彼此携手,而是被一个巨大的漩涡所左右,那就是艺术市场。
< 1 2 3 ... 42 43 44 ... 317 318 31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