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搜索到相关结果 679 条
-
邻枝的嘤鸣——韩国画家吴承雨的《中国古建筑》油画系列
-
作者:
华沐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应县木塔
中国艺术
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
《山海经》
“凝固的音乐”
西方传统建筑
《洛阳伽蓝记》
国画家
中国古建筑
油画
-
描述:
去秋我有幸结识了一位专为作画而旅居北京的韩国画家——韩国国家美术院院士吴承雨先生。他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客人,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倾全力从事着创造以我国古建筑为专题的大幅系列油画。看到他将作品在画架上和地板上一幅幅地展示出来,我们好像被他那色彩之浩歌唤起的明丽霞光所照亮。
-
晓青油画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硕士学位
北京高校
美术系
美术教学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油画
研究生班
-
描述:
晓青油画作品
-
“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及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作品
中国艺术
发展历程
故宫博物院
当代中国油画
比较艺术
学术研讨会
文化部
中国美术
中国油画
-
描述:
由中国油画学会、中国美术馆、达菲集团公司主办,故宫博物院、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比较艺术研究中心、《中国油画》、广西美术出版社协办,文化部艺术局为后援的“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经文化部批准,于1997年4月9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中国文联主席
-
韵致悠深——吴海鹰的油画
-
作者:
迟轲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感
建筑结构
中国女排
毕业创作
艺术风格
艺术家
作品
韵致
表现力
油画
-
描述:
1964年在南海的一个小渔港,我认识了吴海鹰。她正在为自己的毕业创作收集素材。当时的印象,她是个不露锋芒而又个性很强的姑娘。很久以后,我更发现她是个情感深细、思路敏捷、在艺术上独立不倚的画家。
-
清代宫廷油画肖像画谈
-
作者:
聂崇正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中国
肖像画
油画
艺术评论
-
描述:
清代宫廷油画肖像画谈
-
关于油画民族风格的一些思考
-
作者:
杨浩石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油画
油画艺术
油画民族化
油画材料
民族色彩
民族特色
民族风格
民族传统文化
艺术追求
中国油画
-
描述:
意义的。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艺术并不在其提法上,有人讲“民族化”、有人说“民族色彩”、有人提“民族特色”或“民族风格”等等,其实质都是要使外来的油画能成为具有独特的、鲜明的民族更各地中国油画。我认为,我们应该
-
探求油画的中国风貌与神韵——“李秀实《京华遗韵》系列油画作品观摩研讨会”综述
-
作者:
刘建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油画民族化
中国绘画艺术
印象派
中西结合
中国画
观摩研讨
作品
中国风
中国油画
-
描述:
有中国气派、中国气韵的油画探索,重视中国画笔线表现活力在油画中的运用,创作了50多幅以《京华遗韵》为母题的系列油画作品。《美术》杂志在1997年第1期中介绍了其中部分作品,引起了读者的兴趣与反响。
-
两种文化背景 不同创作现状——对中、西方当代油画肖像艺术的几点思考
-
作者:
秦俭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作品
肖像画家
中国画家
西方现代绘画
现实主义精神
文化背景
创作现状
弗洛伊德
米兰·昆德拉
艺术个性
-
描述:
一、中国油画肖像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举办全国性范围的油画肖像百年展,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命名展。在当今西方的画坛上,恐怕很难找到一个群体性的油画肖像大展。当然,这并非意味着油画肖像画
-
线的生命力在中国油画中生发——观李秀实油画近作《京华遗韵》系列
-
作者:
李起敏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民族化
中国艺术
意象形式
中国美学
印象派
中国画
线条
主观感受
中国油画
生命力
-
描述:
尽管世界艺术的主义多变,从躁动、癫狂、蜕变、断裂,直至消解与颠覆,它所产生的弥散性影响,也曾强劲地走进国人的文化视野,激起不同寻常的感悟与沉思,但中国画坛的主流派已然是固守着审美文化的一翼,依然
-
中国古代艺术殿堂内的西方艺术——记上海博物馆举办西方油画精品展
-
作者:
陈克伦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西班牙画派
西方艺术
野兽派
中国古代艺术
艺术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精品
男爵夫人
经典作品
-
描述:
的中国古代艺术殿堂带来了一股新风。两个月中有约28万5千人参观了展览,其中有不少从各地专程赶来的美术工作者和爱好者。这次展览被《人民日报》称之为“是80年代初法国卢浮宫油画来上海展出后,又一大型高水平的西方
<
1
2
3
...
35
36
37
...
66
67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