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搜索到相关结果 267 条
-
谈青花瓷壶
-
作者:
陈玲玲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壶
青花瓷
粤东北
白釉
中国陶瓷
大壶
瓷罐
器物
民窑
粗器
-
描述:
近几年来,一种来自粤东北地区的青花大壶成了外销文物商品的热门货,大有供不应求之势。这种青花大壶形体高在30~40厘米左右,厚胎,胎色白而泛灰,玻化程度不高,肉眼可见石英小晶粒。壶领有高矮;高者达5厘米,矮者约为高者之半,口沿或方或圆或稍平折,短弯流,肩平阔、上安四条形系,腹直圆或从肩以下渐收至底足,圆足大,足墙外撇。绘画用的青料呈蓝灰或蓝偏黑。器里外施白釉,白釉泛青,釉面有的有开片纹。领肩交界处画单弦纹,肩部有四组花叶纹,花叶纹或以青料画就或以青料涂地,留白成纹,肩腹交界有双弦纹,腹近底处画单
-
开展古青花瓷研究 拓宽陶瓷考古领域
-
作者:
冯先铭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陶瓷史
青花瓷器
学术讨论会
江西省
文物考古
研究会
釉里红
陶瓷考古
中国古陶瓷
-
描述:
,是1990年我国陶瓷考古工作中的又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陶瓷考古事业的兴旺发达,研究领域向更深更细的层次发展,这对开拓陶瓷史研究,培养德才兼备的中青年考古人才,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国古陶瓷研究会、
-
“青白花瓷器”续考
-
作者:
彭适凡
詹开逊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代瓷器
青白花瓷
青瓷
景德镇窑
续考
元代青花瓷器
青白瓷
《岛夷志略》
胜览
中国瓷器
-
描述:
笔者在《<岛夷志略>中的“青白花瓷器”考》一文中,曾对“青白花瓷器即青花瓷器”说提出异议。近年来,随着新的资料不断发现,认识的日趋深化,笔者感到前文言犹未尽,故有作续考必要。中国硅酸盐学会所编《中国陶瓷史》论及元瓷外销时,倾向“青白花瓷乃青花瓷”说。但该书以下一段文字,颇发人深思:
-
神奇的伊通火山羣
-
作者:
史才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才
鞍山
袖珍
玄武岩
吉林省中部
火山
林木
遮蔽
大孤山
西北方
-
描述:
近幾年,中國的地質學家們對吉林省中部伊通縣境內的火山羣,表現出了越來越濃厚的興趣,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地質專家們也先後組團前來考察。專家們認為,這些罕見的玄武岩質袖珍火山,大約生成於兩千多萬年以前
-
人類的文化遺產——敦煌藝術
-
作者:
段文杰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魏
敦煌石窟
彩塑
本生故事
中亚
塑像
中西文化融合
西域民族
敦煌莫高窟
印度
-
描述:
介紹了著名古代藝術——敦煌莫高窟雕塑和壁畫的成就和特色,也展示了中西文化融合的歷史側面。
-
博物馆应形成造型艺术创作体系
-
作者:
鞠大伟
来源:
中国博物馆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队伍
形成体系
博物馆陈列
六十年代
军事博物馆
艺术创作规律
新中国
艺术家
博物馆事业
造型艺术
-
描述:
新中国成立40年,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博物馆造型艺术创作也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而出现了繁荣。五、六十年代,随着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国家级大型博物馆的先后建立,一批
-
全国古陶瓷专家、学者参加首次青花瓷学术讨论会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博物馆通讯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展览工作
广东美术馆
长沙市
人道主义
中国
当代
美术藏品
现代
-
描述:
全国古陶瓷专家、学者参加首次青花瓷学术讨论会
-
中国戏剧起源探迹
-
作者:
曹文心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今学者
相和歌
戏曲形式
踏摇娘
中国戏剧
礼说
戏剧起源
角抵戏
代言体
梵剧
-
描述:
古今学者对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形成,已发表了很多意见。但说法分歧,迄今尚无普遍公认的定说。所以仍有必要对此作进一步探讨。归纳各家看法,有以下几种:1、源自印度梵剧说;2、本源单一说(认为中国戏剧源自
-
五彩的梦
-
作者:
张梦婕
来源:
当代青年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大众
德国大众
设计理念
中国市场
艺术中心
POLO
时尚
城市雕塑
-
描述:
五彩的梦
-
提高“艺人文化”品位
-
作者:
邓小秋
来源:
当代戏剧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施叔青
文学品位
表演艺术
实事求是
中国戏剧
戏曲界
传统剧目
戏曲艺术
人文化
中华文化
-
描述: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她融歌、舞、音乐、美术、雕塑、武打于一炉,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舞台表演艺术。然而,戏曲的文学品位,在世人的眼里,究竟是如何评价的呢?施叔青的《西方人看中国戏剧》一书中,竟直率
<
1
2
3
...
19
20
21
...
25
26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