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搜索到相关结果 314 条
-
岩奇洞幽的浮山
-
作者:
邢乐澄
来源:
地球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早发现
外套膜
养殖珍珠
名贵中药材
珍珠光泽
美容化妆品
宝石
珍珠层
天然珍珠
珍珠养殖
-
描述:
,因其形如船且又三面环水,远视宛若巨舟浮于水中,故得名浮山或浮渡山。虽居江淮丘陵之间,但却独具海岛风光,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浮山,方圆15平方公里,以玲珑小巧称著,最高处海拔只有169米。因其山体自新
-
论苏轼的“无象之境”——诗境与画境的结合
-
作者:
高岭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境界
象外之象
本体世界
诗画融合
中国艺术
宇宙本体
绘画
苏轼
中国古典美学
文人画
-
描述:
的道理。而作为绘画的“丹青”,它的“妙”处就在于能够于人与宇宙本体的合一中“娱情”、“寓笑”,也就是文人画所注重的寓物抒情、寄兴忘忧。因此准确理解“文”(诗)与“画”这二者所“同趋”的境界是什么,对于理解文人画的一系列特征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
吕胜中《红色列车招魂》访谈
-
作者:
高岭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语言
美学特征
艺术市场
艺术作品
艺术家
批评家
艺术品
艺术创作
中国当代艺术
艺术批评
-
描述:
吕胜中《红色列车招魂》访谈
-
“'92‘过渡’展”的文化过渡性
-
作者:
高岭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语言
美学特征
艺术市场
艺术作品
艺术家
批评家
艺术品
艺术创作
中国当代艺术
艺术批评
-
描述:
“'92‘过渡’展”的文化过渡性
-
一九九三、中国美术批评家开始走向市场?
-
作者:
高岭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廊
经验
创作活动
油画展
个人
艺术创作
中国当代艺术
画作
-
描述:
一九九三、中国美术批评家开始走向市场?
-
论线描人物画的形式美及其追求
-
作者:
朱宇南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与教学
表现手法
形式美
不断探索
五彩缤纷
中国人物画
绘画艺术
审美价值
精华
线描
-
描述:
所重视,在当今的中国人物画创作与教学实践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线,在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不仅有“应物象形”及抒情达意之功能,更可贵的是,线条的本体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经过历代画家的不断探索和创造,线从人物画的描法,发展到山水画的皱法,以及花鸟画中的点虱诸法,形成独特完整的传统表现技法体系,尽管千百
-
桃源首条 隧道窑建成投产
-
作者:
朱自勤
来源:
大埔乡讯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活动
上海
中国艺术
美术批评
艺术家
贝塔斯曼
艺术品
学术化
艺术氛围
对话
-
描述:
桃源首条 隧道窑建成投产
-
“葛大哥”睡不着牵动着……
-
作者:
本刊编者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七宝
吴国
老中医
人参酒
兵器
浮梁县
卫生所
托付
药用纱布
扰睡眠
-
描述:
,可把我们急坏了。前年我也曾被失眠纠缠,那滋味甭提有多难受,可说是医学的十八般兵器都用上了,但咋都不见效。后来还是一位老中医教给我一个食疗的方法,坚持吃了一个星期,失眠也就“拜拜”了。
-
喧嚣的世界与沉默的声音:油画系教师作品双年展与现象学的美学
-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塞尚
现代绘画
现象学美学
双年展
艺术语言
中国油画
-
描述:
本文之所以选择这种似乎不正规的美术评论的写法,其缘由是,正在我阅读法国著名现象学哲学家梅洛·庞蒂的美学文集《眼与心》的时候,油画系教师作品双年展也同时开幕。这种相遇唤起了我的一些想法。显然,象双年展这样以追求学术性为旨归的展览,沿袭某种“八股”套话加以评说,实际并无多大意义。我们何不借用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提出的“现象学的悬置”,暂时将过去关于绘画的形而上学的思考“悬置起来”,仅仅按照现象学的观念对这个展览作一番审视呢?这也许是一种冒险,但作为尝试又未尝
-
1993年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生作品选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钟山
毕业生
美术学院
无人区
保加利亚
浙江
中国画
着色
油画
-
描述:
1993年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