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搜索到相关结果 3225 条
-
今日中国绘画之我见
-
作者:
陈佩秋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艺术品
中国绘画
-
描述:
我觉得中国绘画的笔法比西方油画要多得多,因为我们的毛笔是锥形的。中国的绘画在10世纪宋初达到最高峰,而当绘画达到最高峰时才可称为一件艺术品。美国的五大博物馆很佩服中国的艺术,因此收藏了许多中国的古画
-
水彩·初心——陈希旦艺术作品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伯明翰
中华艺术
层次感
艺术作品展
水彩艺术
潇洒自如
中国籍
-
描述:
近日,“水彩·初心——陈希旦艺术作品展”于中华艺术宫开幕。陈希旦先生是我国著名水彩画家、上海全华水彩艺术馆馆长,英国伯明翰水彩画会中唯一一位中国籍会员。自1956年起大量作品在全国性、国际性展览中
-
《纯绘画方略》——评隋军的风景写生
-
作者:
夏葆元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伯明翰
中华艺术
层次感
艺术作品展
水彩艺术
潇洒自如
中国籍
-
描述:
看几幅隋军的风景写生,这些关于绘画定义的前嫌中的一部分,相信定能得以冰释和理解。隋军的油画风景写生和他的艺术实践,就是心地纯正而心无杂念地直面眼前的景物,
-
桨声波影中的乡愁
-
作者:
沈嘉禄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散文
现代文学
《桨声波影中的乡愁》
-
描述:
吕吉人以工笔重彩画的呈现,获得西方文化的高度认可。吕吉人在故乡、在江南、在故国,决不是一个偶然的呈现。即使界定在近二十年的时段中,他也经常有个人画展被美术界和收藏界所关注,评价很高。他的审视对象
-
中国美术馆馆藏雕塑扫描
-
作者:
韩劲松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列方式
扫描
馆藏
典藏
美术博物馆
雕塑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一、中国美术馆典藏陈列与雕塑中国美术馆第一个典藏陈列是1965年"建国以来中国美术馆部分藏品陈列"。1962年开馆,为何3年以后才开始第一个陈列展呢?中国美术馆筹备阶段一直按照美术博物馆的性质希望
-
雕塑与时代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讲座
馆长
雕塑创作
学术报告厅
雕塑家
雕塑艺术
吴为山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2017年9月10日,在中国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办的"中国美术馆艺术讲堂"邀请了吴为山馆长作为主讲嘉宾,他以"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学术总主持及著名雕塑家的双重身份带领观者解读了大展。同时,也就雕塑
-
五百九十件(套)雕塑见证中华文明“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春市
20世纪
雕塑作品
中华文明
政府支持
雕塑艺术
中国精神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由中国美术馆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支持的"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于2017年9月6日至9月17日在中国美术馆全部展厅及户外空间展出。展览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
“第五届中国长春世界雕塑大会”第五届国际城市雕塑高峰论坛综述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
长春
高峰论坛
中国美术家协会
综述
城市雕塑
中国美术馆
世界
-
描述:
于老子为主题的雕塑作品《问道》,引得观众纷纷合影留念。这尊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两座高峰的孔子与老子以温润的微笑迎接着前来参会的中外代表,凸显了和平友谊、文明互鉴的人文精神。这件作品的作者便是本届雕塑大会的学术总主持、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
-
向时代致敬——中国美术馆雕塑收藏的故事
-
作者:
赵辉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雕塑作品
收藏
故事
时代烙印
雕塑创作
艺术特征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20世纪至今的百年,雕塑创作随着社会的巨变而呈现出纷繁的艺术特征。中国雕塑艺术家筚路蓝缕、锐意开拓,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写就了中国雕塑史上最为华彩的篇章。因此,做好20世纪以来雕塑作品的收藏、展示、研究、交流等工作是中国美术馆人所肩负的重任。
-
“文明互鉴——雕塑艺术高端学术论坛”纪要
-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家学者
纪要
白俄罗斯
学术论坛
学术报告厅
文明
雕塑艺术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为了配合"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2017年9月5日,在中国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办了"文明互鉴——雕塑艺术高端学术论坛"。此次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德国、法国、白俄罗斯以及俄罗斯等五个国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和讨论。会议由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晴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