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抗日战争纪念馆的陈列艺术设计
作者: 张渡舟   来源: 中国博物馆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容丰富   陈列艺术   空间格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革命博物馆   建筑风格   艺术设计   陈列内容   文物   雕塑  
描述: 八十年代新建的纪念馆,在陈列艺术设计方面应有所创新,设计总是追求创新,创新就是设计存在的价值,从实践中探索规律,现将我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陈列艺术设计工作中的若干体会写出来,就教于识者。
《清代佛教艺术珍品馆》的形式设计
作者: 黄崇文   刘爱民   张占生   来源: 中国博物馆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音   中华民族   艺术珍品   传统民族文化   佛教艺术   装饰材料   古建筑   佛像   文物   文化宝库  
描述: 佛教艺术,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佛教思想、观念和意识的结晶。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佛教艺术得到了文学、绘画、雕塑等艺术的滋润,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互相融合、渗透,以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为其特性,形成了一个巨大而又精致,宏博而又深妙,品
苏联雕塑家送给邓小平的雕像转送给中国革命博物馆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博物馆通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展览工作   广东美术馆   长沙市   人道主义   中国   当代   美术藏品   现代  
描述: 苏联雕塑家送给邓小平的雕像转送给中国革命博物馆
光辉的里程 盛大的检阅——第二届全国图书展览巡礼
作者: 胡清   来源: 中国出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三届四中全会   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图书展览   出版事业   国际展览中心   改革开放   图书出版   中国出版业   出版界  
描述: 北京的初秋,金风送爽。东郊新建的巨大的银白色建筑群——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迎来了中国出版业的盛典,第二届全国图书展览。现代化的展厅玻璃大门,敝开宽阔的胸怀吞吐着如潮的观众。展厅的迎面,矗立着一座深灰色
古都雕塑咏叹调
作者: 解维汉   来源: 当代青年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大众   德国大众   设计理念   中国市场   艺术中心   POLO   时尚   城市雕塑  
描述: 古都雕塑咏叹调
她在灾难中雕塑人生
作者: 李春芳   来源: 当代青年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大众   德国大众   设计理念   中国市场   艺术中心   POLO   时尚   城市雕塑  
描述: 她在灾难雕塑人生
卑贱者的凯旋歌——从《伪君子》和《西厢记》看中外戏剧中的女仆形象
作者: 王梅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下层人民   莺莺   十七世纪   中国古代戏曲   仙气   张生   王实甫   规定情境   《西厢记》   莫里哀  
描述: 提起莫里哀喜剧《伪君子》的桃丽娜,一熟悉中国古代戏曲的人很容易联想起我国戏曲里也常有此类既聪明又勇敢的小丫环,可以说这是中外剧中的一种共同现象.但要论其用意深刻,能与桃丽娜互为媲美的,我以为
《中国美术简史》教材章节划分刍议
作者: 罗猛省   来源: 东疆学刊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文人画家   院体画   师范美术   突出点   造形能力   中国美术史   绘画   章节   雕塑  
描述: 师范美术专科,受学制和《大纲》教学时数所限,只好将《中国美术史》加个“简”字,(以下称《简史》)规定在68课时内来完成它的教学任务。目前,我国各种版本的史论著作多达几十种(包括美术院校编写的部份教材
笑的莲灯再度辉煌
作者: 洪迪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志摩   女诗人   自画像   三十年代   四十年代   林徽因   中国新诗   编选   典丽   代表作  
描述: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 正中擎出一支点亮的蜡, 荧荧虽则是那一剪光, 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这是《莲灯》的开头。《莲灯》正是女诗人林徽因的自画像。她短暂的一生,确也“算做一次过客在宇宙里,/认识
真诚的援助——一位不愿露面的友好人士的馈赠
作者: 狄会忠   来源: 敦煌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露面   多次访问   文化交流   中日友好   敦煌研究   中国   敦煌艺术   文化艺术   馈赠   雕塑  
描述: 一位日本著名的友好人七,他曾多次访问中国。他对中国的文化艺术非常爱好,长期以来致力于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他对敦煌艺术特别感兴趣,已六次访问敦煌。他感到敦煌艺术百看不厌,每次参观时一走进洞窟便精神焕发,兴致勃勃,古老的雕塑和壁画给他以高超的艺术享
< 1 2 3 ... 18 19 20 ... 24 25 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