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搜索到相关结果 1288 条
-
以形传神的中国艺术美
-
作者:
高星海
来源:
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
中国文化
中国艺术
美学
意境
神
-
描述:
中国艺术以形传神 ,这是中国艺术创作的原则 ,也是审美的原则 ,中国的绘画、雕塑、舞蹈、戏剧无不以这一原则为指导 ,这与西方艺术依形绘形的艺术创作和审美的原则形成了显明的反差。中国艺术何以如此必然地走向这一道路 ,是由于哺育她的是独特的中国文化。
-
台湾雕塑家朱铭期望能到大陆圆梦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峡两岸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
陶瓷雕塑
福建
工艺创新
陶瓷艺术
艺术形式
发展历史
艺术特色
-
描述:
台湾雕塑家朱铭期望能到大陆圆梦
-
啊,五彩城
-
作者:
紫风
来源:
海燕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
大连湾
自然
中心广场
城市
炮台山
浮雕壁画
海滩
坡屋顶
潮汐
-
描述:
来到大连之前和到了大连之后,都不断地听到五彩城的大名,正所谓如雷贯耳。终于,在一个阳光灿烂的秋晨,在欣赏了大连的波光水色、海滩潮汐之后,闯进了这个神奇的地带。自然,它没有北京、上海的繁华、壮丽,也没有杭州、苏州的清幽、古雅。地图上还没有它的名字呢,但这确是一朵瑰丽的城市之花,以它独特迷人的芳香和色彩,悄悄地开放在古老的炮台山
-
新圣女公墓
-
作者:
韩福魁
来源:
海燕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跨越
西伯利亚
墓碑
俄罗斯
圣女
经济贸易
发展研讨
公墓
中俄两国
雕塑
-
描述:
人活着,固然可以美的惊人。可是,有谁注意到,美,并不仅仅属于活着的人,同样属于死亡后的人。人死后,留在人世间的绝不仅仅是名声、功业、坟冢、墓碑,而且还有一种沉默之美,冷艳之美,甚至是跨越时空的永恒之美。二○○二年金秋时节,我有幸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参加中俄两国经济贸易发展研讨会。会后,随
-
青岛的风
-
作者:
叶鹏
来源:
海燕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期望
广场
情景
海中
青岛
宋代诗人
凉爽
雕塑
陈与义
习惯用语
-
描述:
风尘仆仆,是人们形容旅途劳顿的习惯用语。风,使人蒙尘,在辛劳中平添烦倦。宋代诗人陈与义在中牟道上,苦于风沙扑面,曾风趣地期望: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不知这动情的请求,可曾赢得一阵清风
-
2002年岷江上游考古的收获与探索
-
作者:
蒋成
陈剑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营盘山遗址群
经济生活
精神生活
中心聚落
岷江上游考古
-
描述:
基础、陶窑、灶坑等现象 ,出土了陶质雕塑人面像等大量高规格的遗物 ,初步确认营盘山遗址是岷江上游地区的一处大型中心聚落 ,其周围还分布有十余处中小型遗址。从而为探讨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大型中心聚落与中小型聚落
-
冠绝中华的吴越青铜剑
-
作者:
燕云剑豪
来源:
中华武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越国
吴国
中国
青铜剑
文物
考古
-
描述:
“吴山开,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锷。淬绿水,鉴红云,五彩焰起光氛氲。背上铭为万年字,胸前点作七星文。龟甲参差白虹色,辘轳宛转黄金饰。骇犀中断宁方利,骏马群騑未
-
温县西关宋墓杂剧雕砖叙考
-
作者:
延保金
来源:
中华戏曲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史
宋墓
杂剧
中国
美术考古
雕塑
-
描述:
河南省温县西关宋墓发现于1991年4月,由焦作市文物事业管理处和温县文管所联合进行了发掘,其编号为91WXM1。《华夏考古》于1996年第
-
金秋九寨,风光不与四时同
-
作者:
闻硕
来源:
中老年保健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老年保健
旅游管理
九寨沟风景区
招待所
高原反应
藏族村寨
民族服饰
器乐表演
老年人
静水流深
-
描述:
我不只一次地去过九寨沟,那里秀绝天下,四季宜人:万紫千红的春天、浓荫滴翠的夏日、五彩斑斓的金秋、冰清玉洁的隆冬,四个季节景色各异,以秋季最为迷人。时至金秋,九寨沟变得比以往更加绚丽,红色、黄色的树叶与蓝色、绿色的湖水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浪漫与诗意,没有一个地方有秋天的九寨沟那样丰富斑斓的色彩,也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像秋天的九寨沟那样让人留连忘返。
-
寻找五彩玻璃球
-
作者:
齐铁民
来源:
中篇小说选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莱茵河
斯特拉斯堡
东北部
底色
哥特式
人生
中世纪
红酒
-
描述:
寻找五彩玻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