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 】搜索到相关结果 1288 条
也谈工笔画与水墨画
作者:
曾景祥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水墨画
绘画技巧
艺术表现
写意画
中国画
绘画流派
文人画
描述:
工笔画和水墨画,本是中国画 这棵大树上两个干粗叶茂的分枝,千百年来,在画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各自分别涌现出许多优秀画家和作品。然而,近些年来画界却出现了一些褒水墨而贬工笔的说法,如说水墨画就是写意画
申晓轶的画
作者:
李永林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申晓轶
艺术生涯
中国画
艺术品格
艺术修养
描述:
申晓轶毕业于中央 美术学院国画系工笔人物画专业,曾师从胡勃、胡明哲教授等,现任教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 申晓轶的艺术教育背景,决定了她绘画的科班气质。对于她来说,这是重要的专业化资源,因为她学的是工笔重彩,一个在中国 绘画史中 历史最久远、在中国画 各个类别中 “最讲究”的画种。
百年丰碑——从城市雕塑触摸世纪中国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纪文化
《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
中国
城市雕塑
描述:
回望20世纪中国历史 ,它的不同的书写方式构成了这个世纪文化的丰富性,而这个世纪的城市雕塑比较其它的文化艺术门类,与世纪中国 有着更特殊的同步关系。当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大型艺术文献集《20世纪中国城 市雕塑》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全面地整理、记录了这个世纪雕塑历程以后,它的意义又远远超出了城市雕塑本身。
世界最大的经贸艺术雕塑展品厅在中国诞生了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贸”艺术雕塑展品厅
社会文化
中国
产品设计
描述:
2003 年初春,正当国内外笼罩在一片SARS的恐慌中 .经济成长也出现了一层阴影时,不少体质不佳的企业.遭受此冲击应声而倒,许多企业苦苦支撑,希望能走过这一片阴霾。
中西公共艺术比较
作者:
刘建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哲学观念
形式语言
艺术作品
教育功能
中国
西方
艺术创作
历史背景
基本造型
艺术功能
公共艺术
描述:
“公共艺术”一词,产生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它的定义大致有以下几种含义:1 ,处于公共空间当中 的艺术,如地景艺术(又可称作环境艺术)、广场雕塑艺术、公共墓地艺术、公共园林艺术等等;2
庄汉生致力推动两岸文化艺术交流 中华两岸近现代书画大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泥塑作品
中华两岸近现代书画大展
中国画
“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
描述:
之力,2001年成立的“中华 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就在这个基础上将理想付诸行动。即将于今年五、六月展开的“两岸近现代书画大展”不仅为庄先生推动两岸情感交流的具体关怀,也是企业以艺术回馈社会的最佳典范。
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将隆重举办
作者:
徐沛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展览机制
民族文化
绘画艺术
北京
描述: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策划筹备,在各国政府有关艺术机构及艺术家的积极配合下,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美术 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北京 国际美术双年展”,将于2003 年9月20日至10月
碧彩園茶艺社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家领导人
书法作品
中国书法家协会
精品之作
《解放军报》
行内人士
中国文物学会
雕塑艺术
中国书法艺术
描述:
梁光彩 中国 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 文物学会书画、雕塑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 安华集团北京警通总公司经理、中国 书法艺术研究院联谊会会长。自幼酷爱书法,作品曾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多家报刊
高等美术教育专业的中国画教学
作者:
李鸿照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技法
美术素质
教育观念
中国画教学
造型艺术
教学素质
高等美术教育专业
描述:
质,要求高等美术教育专业在实际教学中 必须首先解决课程科目多、要求高而课时量少的问题。目前的美术教育专业普遍都要将国画、西画、设计、史论、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还要涉及雕塑、陶艺、手工、民间工艺、环艺
中国美协成功加入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IAA
非政府性组织
美术组织
中国美术协会
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
视觉艺术
描述:
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rt,缩写为IAA)是一个由画家、雕塑家和其他从事视觉艺术的五大洲的近12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组成的非政府性组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下成立于1954年。该协会的成员国会员,均为各国最有影响力和专业水平最高的美术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