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搜索到相关结果 8238 条
-
古民居在青花装饰中的运用
-
作者:
李作云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民居
气候条件
四合院
生活方式
西北黄土高原
中国
青花装饰
-
描述: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地人居住的房屋样式和风格也不尽相同。在中国的居民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的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和福建、广东的土楼等建筑。
-
张春晖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州美术学院
副院长
书画家
广东省
山西大学
中国书画
委员会
艺术交流
-
描述:
著名油画家冯玉琪、杜洙等老师。广东省海外联谊会理事、广东海外联谊会书画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辅道教授、灏海画院院长、灏海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主任、台湾中国画院特约画家、台湾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光孝寺菩提诗书画院副院长。
-
张春晖陶瓷艺术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系
书画艺术
广州
王肇民
中国艺术
美术学院
山西大学
中国画
中国书画
函授大学
-
描述:
著名油画家冯玉琪、杜洙等老师。广东省海外联谊会理事、广东海外联谊会书画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辅道教授、灏海画院院长、灏海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主任、台湾中国画院特约画家、台湾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光孝寺菩提诗书画院副院长。作品曾参加国内外大型展
-
情系三湘 雅写静山:记工艺美术师杨谷贻
-
作者:
卿安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试制
父亲
陶瓷
书画家
美术学院
艺术气质
学院院长
中国画
人居环境
工艺美术
-
描述:
。他自小跟随父亲学习中国画,1968年,进入醴陵群力瓷厂试制组,师从著名陶瓷老艺人唐汉初先生,1985年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受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先生,专攻"焦墨山水"。因此杨谷贻走上了将焦墨山水与釉下
-
浅谈陶瓷花鸟画的传承、创新及发展
-
作者:
丁成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花鸟画
潘天寿
中国陶瓷
创新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
发展与创新
新时代
中国美术史
中国画
发展方向
-
描述:
中国花鸟画和山水、人物画三大绘画科目,构成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国画体系。花鸟画在中国美术史上,从扬州八怪到赵之谦、徐渭、八大、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家林立,把花鸟画推上了一个历史的高度。陶瓷花鸟画
-
青花陶瓷艺术创新二三事
-
作者:
刘龙生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青花瓷
青花斗彩
陶瓷史
技艺
艺术创新
努力奋斗
表现形式
陶瓷艺术
坯体
-
描述:
,就是历代瓷工不断求索、创新的智慧结晶。如今,时代正迈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前进脚步,作为青花陶瓷艺术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何创新这一命题当仁不让地摆在我们新一代瓷工面前。关于青花陶瓷艺术创新
-
小议中国画的“留白”造美
-
作者:
赵方
吴亮琴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布白
虚实相生
艺术性
画面
发生发展
计白当黑
中国画
美学意义
审美性
-
描述:
中国画的"留白"现象导其源是伴随着画史而发生发展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留白"是中国画造美、审美之必须。一、"留白"的美学意义中国画中的"留白",或者说是"布白",是要求艺术性与审美性恰到好处的结合才
-
从自然的真实到艺术的真实:谈谈花鸟画的形似与神似
-
作者:
毛光辉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似
神似
用笔
工笔画
花鸟画
工整
艺术
真实感
中国画
自然
-
描述:
花鸟画从技法上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种,工笔是指用工整的笔法,精心勾勒,注重细部的描绘,以达到其形似;而写意则是用笔不讲究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以求得其神似。花鸟画,作为中国画中的一个门类
-
李祥东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景德镇
人物
会员
中国
肖像画
工艺美术
-
描述:
1963年生,系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美协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收藏家喜爱的陶瓷精英。擅长人物、动物、雪景山水,尤其人物肖像画,造型准确、维妙维俏、结体厚重、圆润、色泽秀丽。有多件作品获奖,
-
洗却铅华 返璞归真
-
作者:
尹青兰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领导
江西省
地方资源优势
艺术中心
企业代表
宣传工作
拍卖业
行业协会
-
描述:
。 北宋时期的佛教塑像多为素胎,或素胎加彩。如1966年拆除江西省吉安市北宋江仕澄塔(编者注:该塔二层南面门楣上嵌有一方砖,上刻“临江军清江县钟秀门外居住江仕澄砌此宝塔 元丰五年十月日记”),在四、五、六级塔身壁龛中发现了六尊佛像,除一尊为木质立像外,其余5尊均为瓷佛像,通高72厘米(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