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为生活而设计:中日生活陶艺设计特征的比较分析
作者: 蔡玲玲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日比较   生活陶艺   因素  
描述: 生活陶瓷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审美情趣,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创作理念是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它具有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
中日色彩文化比较研究
作者: 谢琦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日比较   文化   色彩  
描述: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句话充分说明在我们的大千世界,任何地区、任何国家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东西。我们的世界并不是无色的,恰恰相反是呈现的五彩缤纷,一种色彩代表着一种文化和象征,但是文化与色彩的象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文化和人们观念的发展,文化的色彩也在不断变化。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化大国,从古到今我们的文化一直在不断变化,色彩也在历史的发展中既有继承也有淘汰。日本作为从古代开始就与中国有着重要联系的国家,其文化受到中国的众多影响,那么中日的色彩文化有着怎样的异同呢?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书香入年轮
作者: 苏佳依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日比较   文化   色彩  
描述: 清风将檐下的风铃摇响,枝鸟口含露珠作晨曦里的第一声鸣唱。声情并茂的诵读声,在清明的晨空飘荡,把花瓣晶亮的露珠振落到了地上。书趣,溶在了少女清亮的眼眸里,清澈得能把心肺洞悉。轻捻书卷间,流逝的岁月化为年轮,任由淡淡的书香浸入,化作迷人而独特的印记。书香浸童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年轮的始端由稚嫩的童话镌刻。在小小少女的眼中,美丽的童话故事如同一串串五彩斑斓的梦,多于繁星,碧于沧
从视角的差异分析《定军山》与《西洋镜》
作者: 刘小萍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日比较   文化   色彩  
描述: 1895年电影作为一项科学发明诞生于法国,人类终于可以真正意义是看到自己活生生的复制影像。在欧亚大陆一端的欧洲人正在惊叹于"火车进站"和"婴儿早餐"时,中国正处于的封建统治最后的阶段——满清王朝末期,内忧外患,弊端丛生。封闭千年的国门被迫打开,五彩缤纷的西洋玩意接踵而来,而欧美新宠的"西洋影戏"理所当然在列其中。此时的中国人的心理是一个矛盾重重的状态,上至皇帝太后下至贩夫走卒,一方面对西洋玩意好奇,另一方面又因为民族自信心接连受挫而先天鄙视"洋人"的"奇技淫巧"。反映在西洋影戏上就是,虽然有传言影戏"吸人眼精华",但是还是风靡一时,大人小孩争相观看。电影—"西洋影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在中国落户生根的。仅于1896年8月份,在上海徐园里的又一村就有公开放映的"西洋影戏"。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