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得】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李长白教授传略
-
作者:
梁淮平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潘天寿
教授
华东
浙江兰溪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工笔花鸟画
长白
艺术学院
传略
-
描述:
李长白(1916年5月1日--2005年5月20日)浙江兰溪人,南京艺术学院著名教授,中国有影响的老一辈工笔花鸟画及中国画画家。他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李长白先生1933年考入
-
往学术的深处走:《秋荷无声图卷》跋
-
作者:
孔六庆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法
中国花鸟画
熟宣纸
学术研究
中国画艺术
中得心源
创作
工笔花鸟画
图书馆
美术
-
描述:
1994年10月,我跟往常一样带着学生到玄武湖公园上工笔花鸟写生课,湖边数里秋荷的视野之阔、气势之大、形态之美与境界之清,顿时吸引了我。这样的秋荷,其实过去也每年看,但激起画长卷的冲动,还是在此时。于是,大约连续用了一周多的时间,画了该长卷的白描写生稿。当时天气晴朗,不过由于每天都经西风而秋气渐深,荷叶形态日变,初画时荷塘绿色多,画完时,荷塘天色多。
-
写意油画之路
-
作者:
崔雪冬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器”
创造过程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绘画
“道”
写意
油画
-
描述:
写意是观看的一种姿态,也是思考的一种话语,更是绘画的一种境界。它是“道”,不是“器”,是画家历经“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最终将物象视觉呈现的一个艺术创造过程。我渴望在绘画里寻求一种意象、诗韵和表现的形态和意味,这可能与学习和研究绘画的经历有关系。读小学时,课外时间开始接触严肃绘画,最早学习的是国画,没有画过工笔,人手就是写意,为的是应对当时各种国画比赛和表演
-
精神图谱的诗意构建——刘曙光油画评述
-
作者:
胡泊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器”
创造过程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绘画
“道”
写意
油画
-
描述:
刘曙光1963年生,四川达州人。198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现为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西南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画院油画艺委会
-
造化与心源——浅谈当代写实主义油画艺术创作
-
作者:
付胜辉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师造化
写实主义
艺术创作
中得心源
当代
创作理论
绘画创作
油画
-
描述: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关于绘画创作的不朽名言,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重要的创作理论。该理论深刻而富有哲理,且一直影响着历代画家的创作。所谓造化,它既源于自然又来之于创造,心源指的是画家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理论表明绘画是自然的客观事物
-
从民族化到写意性——中国油画本土化路径浅述
-
作者:
曹钧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师造化
写实主义
艺术创作
中得心源
当代
创作理论
绘画创作
油画
-
描述:
的表现方法,这称得上油画本土化的早期尝试了。不过,这种本土化的尝试囿于宫廷,未成气候。从20世纪初开始,伴随着美术留学生的增多,油画作为西方造型艺术的经典画种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在此基础上的油画本土化遂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
浅析美术院校风景写生课的意义
-
作者:
刘娟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美术院校
室内写生
绘画语言
发现美
风景写生
中得心源
形式美规律
感悟自然
表现技巧
-
描述:
目前在国内所有的美术院校几乎都设有风景写生课,而且涵盖各个专业。本文主要谈及绘画专业(国画、油画)的风景写生课,风景写生课是美术院校绘画专业的基础课程,直接面对自然、畅写生活、抒发情感,培养学生良好
-
源于自然来自心灵——读周伯军的工笔花鸟画
-
作者:
丁正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感受
生活中
生命活力
现代诗
艺术创作
中得心源
工笔花鸟画
自然之美
心灵
创造美
-
描述:
伯军是一个爱美的人。在世俗的生活中,他享受着美,在艺术创作上,他更是营造着美。伯军是一位忠实于生活和国画传统的画家,他的工笔花鸟画,源于自然、来自心灵,从生活中获取艺术的滋养。其作品潜隐着生命活力,以清新的气息、敏锐的观察、细心的体验,能给人一种不同寻常的诗意与激情,洋溢着现代诗意与高级的审美感受。伯军生长在农村,生活的苦难,却不曾蒙蔽他那双善于捕捉美的眼睛,反倒是塑造了一颗爱美之心,锻炼出一双创造美的
-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彭世强画长城
-
作者:
李中贵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的真谛
艺术实践
创作主题
艺术规律
外师造化
表现形式
业余美术
中得心源
长城
副编审
-
描述:
彭世强作为中国文联出版社的一名美术副编审,在多年的业余美术创作中始终以自己了解和熟悉的生活为内容。民居、长城是他多年的创作主题。画长城的画家不乏其人,但由写生入手,以文化的角度审视,从历史的痕迹上
-
写意是情,不是法
-
作者:
马德春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似与不似
工笔画
大写意
外师造化
兴寄
水墨抽象画
中得心源
写意画
中国画
抽象派
-
描述:
"写意"问题的提出"工笔画"、"写意画"的称谓,随处可以听到,久而久之,使人觉得成了一组相对应的概念。工细一类的画,就称为"工笔画";疏简一类的画,就称为"写意画"。"写意画"又有"大写意","小写意"之称,近几年又有"特大写意"、"超大写意"的称谓出现。有一位工笔画家提出,工笔画就不能"写意"吗?因此对"写意"的认识、解读,也就成了不能回避的问题。我曾在"首届全国花鸟画展"的研讨会上提出过这个问题,得到了当时在场的王朝闻老前辈的肯定。因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写意画的发展,现把我对"写意画"的一些思考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和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