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树立大工笔画意识 创造大工笔气派——读李魁正冯大中谢振瓯贾冕于文江的笔画
作者: 高德军   来源: 开放时代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融汇中西   中国工笔画   突出代表   继承与发展   现代美学   创作空间   自我理解   现代审美意识   华侨文学   创作思想  
描述: 当代杰出的工笔画作品,在于画家在创作思想上,树立大工笔画意识,打破小的情趣,对传统和现代美学、哲学的继承与发展有充分深刻的自我理解;在创作技法上,融汇中西、结合工写,从其他画种中取吸营养,形成个人大胆精细、独特鲜明的绘画风格;在创作空间上,摆脱三维视觉束缚,充分展示自我,全面解放空间,营造出恢宏、浑厚的大气势,形成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第三届中国工笔画大展金牌奖得主李魁正、冯大中、谢振瓯、贾冕、于文江等五位画家在这几个方面是突出代表。
关东奇葩──《新工笔画选萃》及其创作群体
作者: 谢京秋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艺术技巧   关东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辽宁省铁岭市   青年画家   工笔花鸟画   选萃   创作群体   自然之美  
描述: 关东奇葩──《新工笔画选萃》及其创作群体谢京秋在诞生过指画鼻祖高其佩的故乡,活跃着一支今美术界瞩目的创作群体──辽宁省铁岭市“铁岭画院”中青年画家为中心的创作群体。几十年来,他们辛勤耕耘,默默探索,锐意求新,在工笔花鸟画方面开辟出一方新的天地。他们的...
简论中国工笔画的发展
作者: 王晓黎   来源: 湖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中国工笔画   工笔花鸟画   发展  
描述: 中国工笔画始于楚汉帛画,经历唐宋鼎盛、明清衰落,新中国成立后重获新生.中国工笔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在艺术领域里独树一帜.新时期的工笔画家在继承与创新的探索中不断把中国工笔画推向新高.
论工笔人物画的画体特征及其在现代发展的可能
作者: 宋晓霞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笔人物画   线型结构   中国人物画   艺术传统   传统工笔人物画   中国画   现代发展   中国工笔人物画   造型方法   线描  
描述: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原生形态,后来发展成为其中的一种。在它由古及今数千年的演进中,形成了一以贯之的独特传统。其后出的写意人物、泼墨人物、白描人物以及以线描为主再略施淡彩于头面手足的吴装人物,都是从这一传统中发展出来的。工笔人物画的画体特征,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早期绘画。从
跨出低谷 走向繁荣——工笔画家蒋采蘋访谈
作者: 张岱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女画家   中国工笔画   创作手法   工笔画   水墨画   发展现状   独特的艺术风格   文人画   日本画  
描述: 张岱:工笔画是我国一个很古老的画种,它曾一度受到水墨画、文人画冲击而趋于沉寂。近一时期,工笔画的发展开始复苏,并取得了相当令人瞩目的成绩。您如何看待现代工笔画的发展现状? 蒋采蘋:工笔画是很古老的画种,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也就是说,中国画是从工笔画开始的。工笔画是唐朝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到了宋元以后,由于水墨画及文人画的兴起,工笔画开始受到冷落,但在民间开始保存下许多珍贵的资料。现代工笔画的发展应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当时,年画、连环画、插图等都有了很大进步。工笔画比较大的发展是从1976年开始。那时文艺开始形成多元化的形式,工笔画作为一门古老的画种受到许多人的重视,著名工笔画家潘絜兹先生也开始大力提倡工笔画的复兴。因此,工笔画家越来越多,并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到了1987年,中央美术学院正式成立了工笔画室,使得工笔画学生的专门培养也提到日程上来了。工笔画的发展,从许多展览的情况
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语言系统
作者: 温国良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绘画   工笔画   中国画家   语言系统   写实主义   程式   色彩理论   艺术幻觉   骨法用笔   中国工笔人物画  
描述: 传统绘画中的工笔人物画从来是一个特色鲜明的门类,它历经千载的发展历史,有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从其语言系统来分析,工笔人物画不仅同西方传统绘画大相径庭,而且与传统绘画中的写意画也迥异其趣,值得今人对它进行更系统、深入的探析。众所周知,随着后来文人画占据中国画坛主导地位局面的形成,传统的工笔画曾有过自身漫长的发展式微阶段。但从总体上看,它仍然在跌宕起伏的曲折发展历程中积累和沉淀下丰厚的经验,呈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