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工笔】搜索到相关结果 660 条
-
微观精致 第二届全国工笔重彩小幅作品艺术展征集启示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笔
中国工笔画
艺术展
工笔重彩画
艺术家
美术学院
微观
中国美术史
艺术创作
获奖作品
-
描述:
微观精致的小幅工笔画作品,曾谱写过中国美术史的光辉篇章,曾代表了中国绘画乃至东方绘画的最高境界。当前,工笔画艺术的创作空前繁荣,广大的工笔画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出新,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时代的生活和艺术创作中,使得当代工笔画艺术逐渐地形成了多元化的创作格局,并为传统工笔画艺
-
创作随想
-
作者:
汪港清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笔
中国工笔画
艺术展
工笔重彩画
艺术家
美术学院
微观
中国美术史
艺术创作
获奖作品
-
描述:
我的少年时期是在城市中渡过的,很少见到自然山川、湖泊河流,因为不会游泳,至今坐船(当然不是大船)置身江河之中时还心存忐忑。十几年前的假期,在赴南方采风的途中,我多次见到河溪中戏水的奔裸少年,他们尽情地在水中撒欢,那赤黑的、骨感的身体和被日光晒得黝黑得快分不清五官的面庞是如此生动,燃起了我创作的灵感,掀开了我
-
清水丽人:刘泉义勾染的盛装苗女图像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清水
中国工笔画
工笔重彩
美术学院
当代
中国画
作品
人物形象
中国美术
-
描述:
刘泉义是探索当代工笔人物画功底颇深的一位青年画家. 20世纪是中国工笔画复兴的世纪.20世纪四五十年代,南有陈之佛,北有于非闇,他们的工笔花鸟画着重于追溯宋人画法,从宋人观照自然的精神中揉入东洋的装饰意趣或渗透富丽的皇家气象.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叶浅予、程十发又以晋唐人物画法表现的人物创作,启时代新风;继之,则有潘絮兹、徐启雄、顾生岳、陈白一、蒋采蒴等开创工笔写实人物画风.
-
蒋采蘋与中国现代重彩画
-
作者:
夏硕琦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家
中国工笔画
美术馆展览
工笔重彩画
现代重彩画
革新精神
中央美术学院
主办单位
矿物颜料
中国美术
-
描述:
展览名称:蒋采苹从艺六十周年暨捐赠作品展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展览时间:2013年11月13日至11月21日展览展厅:中国美术馆1号厅展品数量:117件蒋采苹是一位富有
-
当代工笔画的价值再发现——以“2013第九届中国工笔画大展”为例
-
作者:
中国工笔画学会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笔
创作发展
中国工笔画
艺术市场
艺术家
展览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
美术馆
当代绘画
-
描述:
展览名称:工·在当代——2013第九届中国工笔画大展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工笔画学会展览时间:2013年12月18日至12月26日展览展厅:中国美术馆1号至9号厅展品数量:约
-
王海滨
-
作者:
徐恩存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都市
艺术家
美术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河北
海滨
学会会员
作品
中国美术
-
描述:
王海滨:1976年生于河北任丘。2007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工笔画会
-
新疆工笔人物画创作点滴
-
作者:
褚晓莉
来源:
中华书画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交流特征
中国工笔画
塔吉克人
中国人物画
创作
女性形象
新疆少数民族
线条
西域地区
-
描述:
推荐理由:新疆女画家褚晓莉的工笔人物画,特别是她擅长的龟兹与塔吉克族乐舞美女,呈现西域地区自古相承的中外文化交流特征。但这并非我们习见的中西融合,而是异常独特的中国工笔画与波斯细密画的融合,既有淡雅的笔墨韵味,又有浓烈的矫饰色彩,丰富了当代中国人物画的表现语言。她描绘的新疆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线条精细而并不繁琐,服饰华丽而有意做旧,造型气质优雅、纯净、高贵,表情略带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感伤,格外楚楚动人。
-
工与写
-
作者:
韩学中
来源:
中华书画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仰韶文化时期
中国工笔画
战国时期
工笔重彩画
长沙马王堆
《宣和画谱》
八高僧故事图
人面鱼纹彩陶盆
中国绘画
人物龙凤图
-
描述:
中国绘画源远流长,与文字同生。彩陶岩画开其先河,自始就以线造型,以形传意,力求规整,并施重彩。仰韶文化时期"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图案足以证明,中国画自起源就是以形写意、以意造型的。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龙凤图》,线的运用已较成熟,画面人物、龙凤的布局为写意,而其造型、线条则工细严谨。到了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T"型帛画,已是有很高成就的工笔重彩画了。秦汉、两晋、隋
-
两岸重彩画现况
-
作者:
叶健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中国重彩画
中国工笔画
新时期
工笔重彩画
现代重彩画
五四新文化运动
当代
中国画
颜料
-
描述:
"工笔重彩画终于走出了低谷,初步走向了繁荣昌盛."(潘絮兹语)"新时期以来,在中日交流,当代壁画兴起,汉唐绘画出土的交互启发下,随着大国画意识的提出,重彩画在工笔画的复兴中重现生机,以淡化用线的、强化用色的没骨画为突破口,以矿物质颜料和代石色的更多开发与使用为致力点,重彩画的发展日渐兴旺."
-
潘缨:为传统水墨创造新艺术形式
-
作者:
陶咏白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民族美术
中国工笔画
艺委会委员
工笔重彩画
解放军艺术学院
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
少数民族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
-
描述:
潘缨,满族,1962年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200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获博士学位。1987年至2008年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2008年至今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重彩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女画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常务理事、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
1
2
3
...
48
49
50
...
64
65
66
>